斐济森林管理与林业发展
一、概述
斐济(The Republic of Fiji)地处南太平洋中心,位居澳大利亚的东北部,距离新西兰北端约1,500千米。斐济是一个典型的太平洋岛国,一共由332个岛屿组成,国土面积18,270平方千米,其中维提岛和瓦努阿岛是斐济最大的两个岛屿,约占国土总面积的85%。在斐济,约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维提岛海岸的苏瓦、楠迪和劳托卡等城市,而在以高原山地为主的维提岛内陆居住的人口则相对较少。首都苏瓦位于维提岛的东南沿海,临近苏瓦湾。斐济全国总人口约91万人,其中大部分是斐济族人(属于美拉尼西亚人),一些居民也有着波利尼西亚或印度血统,此外,一些居民还有着欧洲或亚洲的血统,或者是其他太平洋岛屿少数民族的后裔。斐济人民尽管保留着不少独特的传统文化,也是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斐济社会深受印度、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以及太平洋邻国(尤其是汤加、萨摩亚等国)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多元文化格局。1、社会经济
斐济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在斐济,农业发展以种植甘蔗、椰子、香蕉、芋头、木薯等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其中制糖业是斐济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因此有太平洋“甜岛”之称。斐济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是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美丽的风光和多彩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探寻神秘的海岸、浪漫的岛屿、茂密的雨林和唯美的珊瑚礁,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斐济还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主要包括金枪鱼、石斑鱼、苏眉鱼、笛鲷、鲨鱼、旗鱼、剑鱼、海参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产品,渔业是斐济经济的一个传统产业,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出口额占斐济出口总额的近10%。
斐济是太平洋岛国中经济实力较强、发展较好的经济体。自2012年以来斐济的经济实现了连续8年增长,一直处于良性发展势态中。斐济政府较为重视发展民族经济,特别是发展私营企业,建立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促进投资与出口,正逐步把斐济经济发展成为“高增长、低税收、富有活力”的外向型经济。总之,斐济是太平洋岛国论坛、南太旅游组织等许多机构总部及联合国地区机构所在地,在南太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
斐济的诸多岛屿为1.5亿年前火山活动的结果,即使在今天,瓦努阿岛和塔韦乌尼岛上还时不时会有一些地热活动的发生,绝大多数的山地已被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所覆盖。斐济的东部地区降雨较多,且热带植被保持较为完好,相对比较干燥的西部则是蔗糖和椰油的重要产地。斐济的海拔最高点是托马尼维火山,其最高峰为1,323米,而海拔最低点为海平面0米。在斐济,岸礁、堡礁和环礁构成了不同寻常的地形地貌,到处充满着海洋的原始美感,促成了无与伦比的自然奇观,成为全球热门旅游地之一。
斐济既没有高温酷暑,也没有低温严寒,是典型的热带海洋气候,全年均受到自东向东南方向的信风影响,其中每年五月至十月,东南信风会带来干燥天气,每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东南信风则会促成大量的降水及雨季的形成。在斐济全境,降雨量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会发生显著变化,东南信风携带充足的水汽,使得位于维提岛和瓦努阿岛地区的山地迎风面呈现出湿润的气候带,而其背风面则表现为干燥的气候带。因此,斐济的这些岛屿表现出明显的干燥或湿润气候分布特征,对于干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2,000毫米左右,对于湿润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就要明显增高,海岸地带的年平均降水量约3,000毫米,山区地带的年平均降水量则超过6,000毫米。
3、自然资源
斐济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其中黄金资源储量很大,还有银、铜等有色金属;近海区域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斐济还拥有丰富的热带木材资源,以出产优质硬木和松木而闻名于世,尤其是桃花心木,斐济是全球大叶桃花心木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体。斐济盛产金枪鱼、旗鱼、剑鱼等极具商业价值的海洋经济鱼种。斐济海水清澈,珊瑚广布,有多个世界级潜水和冲浪区,陆上则有瀑布、岩洞、雨林等自然景观和独居特色的土著群落,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二、森林资源
1、基本情况
斐济2016年的森林面积有10,221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约为56%,从1997年的9,722平方千米增加到了2016年的10,221平方千米。斐济大约有44%的森林可被归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和贮碳密度最高的原始林,大约38%的森林可被归为自然再生林,而人工林仅占森林总面积的17%左右,主要经济林树种包括桃花心木、古巴加勒比松、檀木和柚木。
2、森林类型
斐济的森林一共分为四种类型:
(1)封闭的森林
低地阔叶热带雨林:分布在维提岛和瓦努阿岛,主要是由20 - 30米高的树木混合而成,大部分是生长在陡峭土地上的原始斐济物种,但大部分被迁移到平坦的土地上,最低年降雨量为2500毫米,包括40到50种被子植物物种。
云林:这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森林生长迟缓,存在于斐济海岸附近海拔600米以上和内陆900米以上的山顶和山脊,生长迟缓与温度较低、风大、光照水平较低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降低光合作用,同时过量的水分会加速养分的流失,降低土壤的通气性,普通低地物种一般不会出现在云林中,在海拔1200米的地方有紫金牛属的树种(Ardisia brackenridgei)、樫木(Dysoxylum lenticellare)、灰莉属的树种(Fagraea vitiensis)等物种,在海拔800米处可以看到几种常见的低地植物包括鸡骨常山的树种(Alstonia vitiensis)、秋枫属的树种(Bischofia javanica)和红厚壳属的树种(Calophyllum neo-ebudicum)等。
阔叶干燥森林:斐济原始干燥森林大部分已被放牧和火灾摧毁,在维提岛已经没有原始的干燥森林,取而代之的是木麻黄、相思树和金棕等构成的森林;瓦努阿岛则是以檀香林以及木麻黄为主,但在19世纪早期,斐济的檀香贸易严重破坏了这些森林,目前该物种只能作为少数的残存种群生存下来。
红树林:斐济最丰富的红树林生长在潮汐带,被泥土覆盖的河岸周围,尤其是主要的三角洲河口处,有七种红树林物种。
沿海森林:原来是以木麻黄或露兜树纯林分为主的区域,现在被海棠果、椰子、橙花破布木等混交林取代。
山地混交雨林:在维提岛、瓦努阿岛和塔韦乌尼岛海岸附近400米以上和内陆600米以上的地区,山地雨林的外貌与低地森林不同,树冠较低,气温较低,降雨量普遍较高。
混交干燥森林:目前典型的斐济干燥森林(主要为针叶树)已不复存在,现在的混交干燥林还包括其他裸子植物和硬木植物,比如罗汉松(Podocarpus neriifolius)、方木麻黄属(Gymnostoma vitiense)等物种。
(2)开放森林
阔叶淡水森林湿地植被: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泥炭或潜育土中,排水性差,主要有露兜树、柏氏灰莉等树种以及在潜育土中生长的黄槿等。
(3)其他林地
包括沿海植被的灌木带和森林休耕地,覆盖了维提岛和瓦努阿岛的三分之一,由于火灾和放牧已退化为一个大草原。
(4)人工林
人工林的种植是为了满足当地对木材的需求,并维持木材产品的可持续出口贸易,种植的主要软木树种是加勒比松,主要的硬木树种是桃花心木和柚木。
2、林地权属
19世纪英国在其对斐济的殖民统治时期制定了斐济的土地所有制,1875年来自苏格兰的亚瑟戈登被派往斐济担任总督,把苏格兰的土地所有制引入斐济,让斐济原住民拥有土地所有权,并且这个制度体系一直沿用至今。该体制的核心在于土地由斐济的土著族群所拥有。随着1940年斐济国民土地信托局的成立,政府在同年颁布了斐济《国民土地信托法》,并受原住民委托,对斐济的所有土地进行统一管理,既是土地发展过程中的受托人,也是土地的拥有者。
斐济全国约有86%的土地为土著族群所拥有,土地不出售,未经同意不得租赁,托管的土地期限一般为50-75年,每5年调整一次评估租金,根据具体谈判结果而定;约5%的土地由政府管理,同样不出售,但可以租赁,政府租赁出去的工业用途土地通常为99年期限,每10年调整一次评估租金;约9%的土地为私有土地,单独谈判签约即可。
3、森林资源变化
自1990年至2010年间,斐济的森林总面积平均每年增加3,050公顷(约0.32%),总面积共增加了6.4%,约为6.1万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平均每年减少1,200公顷(约0.14%),总面积共减少了2.8%,约为2.4万公顷;原始林或成熟林面积平均每年减少2,050公顷(约0.42%),总面积共减少了8.4%,约为4.1万公顷;人工林面积平均每年增加4,250公顷(约4.62%),总面积共增加了92.4%,约为8.5万公顷(见表1)。
表1 1990年至2010年间斐济的森林面积变化情况(单位:1000公顷)
面积 | 1990年 | 2000年 | 2005年 | 2010年 |
森林总面积 | 953 | 980 | 997 | 1014 |
天然林面积 | 861 | 850 | 844 | 837 |
其实:原始林或成熟林面积 | 490 | 445 | 448 | 449 |
人工林 | 92 | 130 | 153 | 177 |
来源: https://rainforests.mongabay.com/deforestation/2010/Fiji.htm
总的来说,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斐济的森林面积有所增加,但天然林和原始林(包括成熟林)的面积略有下降,只有人工林的面积在大幅增加。联合国粮农组织2015年的数据报告也显示,虽然斐济的开阔林的面积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262,017公顷),但是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郁闭林的面积却减少了142,801公顷。此外,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椰子的规模化种植面积也在减少,但加勒比松和硬木的种植规模和面积却大大增加(表2)。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一些非森林土地已经被逐渐开发转化成为开阔林或者人工林,斐济的非森林土地面积出现了减少。
表2 1990年至2010年间斐济森林面积的变化情况(单位:1,000公顷)
面积 | 1991年 | 2010年 | 总面积变化 | 年数 | 年平均变化 |
郁闭林 | 704.856 | 562.055 | -142.801 | 19 | -7.516 |
开阔林 | 152.665 | 414.682 | 262.017 | 19 | 13.790 |
古巴加勒比松种植 | 49.620 | 77.577 | 27.957 | 19 | 1.471 |
硬木种植 | 39.220 | 62.987 | 23.767 | 19 | 1.251 |
椰子种植 | 34.560 | 18.790 | -15.770 | 19 | -0.830 |
非森林 | 830.285 | 675.115 | -155.170 | 19 | -8.167 |
内陆水域 | 15.794 | 15.794 | 0.000 | 19 | 0.000 |
陆地总面积 | 1,827 | 1,827 | 0.000 | 0.000 |
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5年报告
三、生物多样性概况1、动物
在斐济,鸟类是非常吸引人们眼球的野生动物代表。在76种本土陆地和海洋鸟类中,有27种是特有种,特有分布率为48%。在这些珍贵的鸟类中,红喉吸蜜鹦鹉和黑脸鹦雀是两种极度濒危且在全球范围内仅分布于斐济地域的鸟类。斐济还有四种猛禽:太平洋鹞、仓鸮、游隼和斐济特有的苍鹰。
在斐济,目前已知的两栖、爬行和哺乳动物大约有164种,并且多数为特有种。比如极危种斐济冠状鬣蜥只在斐济群岛西北部有着零星分布;是两种特有青蛙的家园,斐济树蛙和斐济地蛙,地蛙是一种濒危物种;斐济的鬣蜥是尾巴非常长,占其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身体上有垂直的宽蓝绿色条纹;斐济还是六种蝙蝠的家园,包括斐济猴脸蝙蝠,是斐济特有的,只出现在塔韦尼岛的德苏埃峰的顶峰地区,六种蝙蝠中有四种只吃水果,而另外两种波利尼西亚带尾蝙蝠和斐济獒犬蝙蝠则吃昆虫。
斐济还拥有广阔且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海洋环境,包括河口、海草滩、红树林、大型和微型藻类聚集区、受保护的海滨、环礁湖和珊瑚礁等,其红树林面积在太平洋岛屿地区名列第三(共计517平方千米)。这些海洋环境为多种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并且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可持续的生计来源。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已经鉴定和确认了斐济的1,198种鱼类,1,056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和1,000多种珊瑚。总体而言,虽然斐济的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科学价值,但是我们对斐济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仍然知之甚少。
2、植物
虽然斐济的野生动植物数量相对较少,但特有物种的比例很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目前已知的维管植物约2,600种,其中1,600种为本土种,900种为特有种,维管植物的特有分布率为56%。尽管与很多南太平洋岛国相比,有关斐济野生植物的调查研究工作开展得较为充分,且不少新种正在不断被发现,但是科学家估计,斐济仍尚有数量庞大的野生植物不为世人所知,据报道斐济的野生植物至少由310种蕨类植物和2,225种种子植物组成,且这些数字可能还低估了斐济的野生植物多样性程度。
斐济虽然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但有25%的鸟类、11.7%的哺乳动物、67%的两栖动物和11%的爬行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状况已受到威胁或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此外,海洋生物多样性程度下降趋势也较为明显,现有67%的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状况也已受到威胁。
四、自然保护地
根据世界保护区数据库,截至2010年,斐济1.34%的陆地面积受到了保护(共计48个陆地保护区),其中包括16个森林保护区(见表3),总面积26,152公顷;17个国家公园,总面积17,004.5公顷;7个自然保护地(见表4),总面积5,737.83公顷。
表3 斐济16个森林保护区一览表
名称 | 所在地 | 面积(公顷) | 建立年份 |
塔韦乌尼森林保护区 | 卡考德罗韦省 | 11290.7 | 1914 |
博鲁特鲁森林保护区 | 巴省 | 1197.9 | 1926 |
南德瑞瓦图-纳德拉森林保护区 | 巴省 | 7400.7 | 1954 |
马若尼萨&维尼维特森林保护区 | 奈塔西里省 | 77.3 | 1955 |
曲雅森林保护区 | 雷瓦省 | 67.2 | 1955 |
塔武阿森林保护区 | 巴省 | 2 | 1958 |
拉维勒武森林保护区 | 卡考德罗韦省 | 4018.7 | 1959 |
瓦格森林保护区 | 奈塔西里省 | 24.7 | 1959 |
库若塔日森林保护区 | 卡考德罗韦省 | 1046.9 | 1961 |
雅日瓦森林保护区 | 塞鲁阿省 | 161.9 | 1962 |
萨苏瓦森林保护区 | 奈塔西里省 | 447.6 | 1963 |
考罗苏瓦森林保护区 | 奈塔西里省 | 369.5 | 1963 |
苏瓦和纳木卡森林保护区 | 雷瓦省 | 19 | 1963 |
罗勒罗森林保护区 | 劳托卡市 | 8.3 | 1968 |
纳博若森林保护区 | 雷瓦省 | 19 | 1969 |
萨如溪森林保护区 | 劳托卡市 | 3.2 | 1973 |
信息来源: 斐济林业局2016年重要统计手册
表4 斐济7个自然保护地一览表
名称 | 所在地 | 面积(公顷) | 建立年份 |
南德瑞瓦图自然保护地 | 巴省 | 93.08 | 1956 |
托马尼维自然保护地 | 巴省 | 1323.33 | 1958 |
纳卡仁琪碧陆琪自然保护地 | 巴省 | 279.23 | 1958 |
拉维勒武自然保护地 | 卡考德罗韦省 | 4018.7 | 1959 |
卓饶博特&拉碧可自然保护地 | 雷瓦省 | 2.22 | 1959 |
沃若岛自然保护地 | 雷瓦省 | 1.2 | 1960 |
雾尼莫里自然保护地 | 卡考德罗韦省 | 20.23 | 1968 |
信息来源: 斐济林业局2016年重要统计手册
斐济自然保护区的整体设置体系较为粗糙,至少有五个政府部门参与其保护地管理工作,但各个部门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效率不高。这些现有的保护地,和那些正在被确定的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为斐济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生活场所,并构成了斐济最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体系。但是,为了使这些重点区域在保护斐济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目前的一个工作重点是建立一个职责明确的保护管理体系。此外,土著社区居民应直接参与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近年来,斐济的环境战略提出了140个在中央政府层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并且专门提出了正式的立法程序,以加大对这些区域的保护力度,杜绝破坏性发展对其的不利影响。五、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在斐济,林业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斐济政府2003年就把林业描述为推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产业,过去的五年里,林业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为0.9%左右。目前,林业是斐济的第五大出口产业,仅次于服装业、糖业、金业和渔业。据估计,斐济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服务折算成经济价值的话其产值在每年544,000,000左右斐济元。
斐济的木材产量每年接近50万立方米,其中有10万立方米来自天然林、10万立方米来自大规模桃花心木种植,以及30万立方米来自大规模加勒比松种植。斐济的木材和其他木制产品的年出口收入约为4,200万美元。未来大规模种植的桃花心木和加勒比松将强力促进林业产业对斐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斐济木材出口的主打产品是木片,其次是桃花心木木材和木制产品。以2015年为例,对斐济出口木材的树种进行分析可知,加勒比松约占全部树种的53%,桃花心木约占42%,本土树种占5%,斐济林业部门的总收入就是100,208,741斐济元。同年,来自木材和松木二次加工产业的收入为70,150,740斐济元,其他模塑、胶合板和檀香木等加工产业的收入为30,058,001斐济元。自从1997年以来,斐济政府禁止了圆木出口贸易。同时,森林产品(如锯木、胶合板、木皮和木片)的收益受到了出口价格、生产规模和气候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故而不同年间的市场价格波动起伏较大。作为斐济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产业,斐济的林业产业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出口创汇等方面将会做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表5、6)。
表5 2011—2014年斐济主要林产品产量(单位:万立方米)
产品种类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原木 | 83.7 | 83.7 | 83.7 | 83.7 |
工业原木 | 80.0 | 80.0 | 80.0 | 80.0 |
木质燃料 | 3.7 | 3.7 | 3.7 | 3.7 |
锯材 | 13.0 | 13.0 | 13.0 | 13.0 |
人造板 | 2.0 | 2.0 | 2.0 | 2.0 |
表6 2011—2014年斐济主要林产品出口额(单位:万美元)
产品种类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工业原木 | 515.4 | 489.4 | 1779.8 | 1731.0 |
锯材 | 1636.1 | 1688.3 | 1921.5 | 2078.3 |
人造板 | 219.4 | 181.6 | 106.0 | 277.1 |
木片 | 1379.5 | 1451 | 2647.7 | 2666.5 |
1、林业管理机构
在中央政府层面,斐济渔业和林业部由两个部门组成,即渔业局和林业局。林业局下设8个分支机构:总务与发展规划部、管理事务部、培训和教育部、木材利用部、森林公园和保护区管理部、森林培育技术部、中/东部林业站、西部林业站和北部林业站,这8个机构共同协助林业局完成各项工作。斐济林业局所实施的森林政策是促进该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且8个分支机构均围绕这一政策开展各项工作,以确保各项任务按照既定目标得以实现。比如木材利用部的核心职责是监督所有与森林木材采伐有关的业务活动和对有关指示的执行情况,并且统一协调所有涉及木材生产、林业推广、木材利用等方面的部门,以及相关的商业计划和战略指示。此外,他们的职责还包括对采伐活动的实时监控,以及对造林活动的协调和保障工作。
斐济的林业部门主要是由林业局主管,其目的是通过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方式来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与利用。斐济政府特别强调对林业资源的多用途综合管理,这样在获取木材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兼顾生物能源生产、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和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就业率提升和碳汇增加等诸多方面。在2017-2018年的预算中,斐济政府向林业部门拨款1,600万美元以促进林业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和改善森林资源开发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林业部在各地设立林业局,接受政府每年预算拨款,执行具体林业发展计划,组织完成人工造林、技术推广和生产经营任务。林业部还下设斐济松树委员会,作为政府与当地土地所有者之间的一个合营机构,主要从事松树的种植和销售,推出沿海区大规模种植松树的新政策、增加高附加值木质产品,以及开发和利用木质能源。
2、林业政策法规
斐济主要的林业立法是1992年的《森林法令》,它取代了1953年的《森林法》(1990年修订)。1992年的《森林法令》主要立法支持最大化的可持续贡献经济部门的发展和多样化,同时倡导大家更积极参与行业发展保护和提高斐济的森林环境保护有效性。经修订的1990年《森林条例》与1953年的《森林法》有关,和其他林业条例一起指导林业发展,包括:《1968年森林锯木厂条例》、《1955年森林保护条例》、1972年森林(防火)条例、《1987年森林(养护和保护)条例》和1990年斐济松树法令。政府部门还颁布了涉及森林的各种与土地、环境和养护有关的法律,包括1940年《土著土地托拉斯法》、《1953年土地保护和改善法案》、1956年《自然保护区法》、《1984年土著土地(租赁和执照)条例》和《1984年本土(森林)条例》。
从1950年到2013年间,斐济的林业政策已经经历了多次修正(表7)。总的来说,通过这些不断完善的过程,斐济林业部门在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等方面也在与时俱进。同时,这些政策的修正与完善也非常有助于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并且改善那些生计与森林资源紧密相关的居民的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这在当今世界正在向农业和工业自动化发展、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尤其重要,因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并最终实现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表7 斐济的林业政策变化情况
年份 | 事件 |
1950 | 首个林业政策 |
1953 | 森林法 |
1972 | 土地资源划分政策 (沿袭英国做法) |
1990 | 斐济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
1992 | 森林法令 |
1998 | 桃花心木种植商业化 |
2005 | 农村土地使用政策 |
2007 | 林业政策修订 |
2010 |
桃花心木产业发展产令; 斐济为减少森林砍伐和退化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政策 |
2012 | 斐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
来源:斐济林业局2016年重要统计手册
七、林业科研机构斐济林业局下设几个与林业研究直接相关的职能部门,如负责森林培育方面的部门主要负责与森林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木材利用部、森林培育技术等部门,也开展了不少与林业相关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斐济的林业机构也与不少外国学术和政府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如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的资助和技术支持下,通过德国技术合作署,斐济-德国林业合作项目于1991年3月至1994年12月间在斐济纳莫西省Nakaku的315公顷天然林间开展了科学研究(由斐济森林培育技术部担任项目的实施与监管职责)。斐济和德国在这个林业研究的合作上取得了成功,其中所制定的可持续森林管理准则或管理规定(通常称为“Nakaku模式”)已为斐济林业局和斐济国民土地信托局所采纳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除了上述德国技术合作署对斐济在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方面的支持以外,斐济还得到了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南太平洋委员会(SPC)和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AusAid)等组织共同资助的太平洋岛屿森林和树木发展项目,以及农林业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等项目的支持。
八、林业教育体系
斐济的三所大学,即南太平洋大学、斐济大学和斐济国立大学均开设与林业有关的核心课程。
南太平洋大学是全球仅有的两所区域性大学之一,为公立研究型大学,该大学在多个南太平洋岛国(如斐济,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瑙鲁,纽埃,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托克劳,汤加,图瓦卢)设有分校,教学质量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南太平洋大学的主校区劳加拉校区(Laucala)位于斐济境内,该校开设了环境资源管理领域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目的是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得到保护,并能够为后代积累生态资产。同时,这些课程倡导公众从伦理、道德、经济和科学等多方面入手,共同推进维护斐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进程。学校还设有一个太平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心(PaCE-SD),强调对可持续林业发展方面的林业高等教育。
斐济大学位于斐济第二大城市劳托卡,于2004年12月成立,校园里建有一个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心,其建立与学校的科学研究系相辅相成,并且为学生在学术研究、专业发展、政策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场所。该中心特别重视加强学生在资源管理、政策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领导能力,研究领域涵盖了林业、气候变化、能源、环境、科技等方面。
斐济国立大学是一所新的公立学校,成立于2010年,是由斐济的六所院校,即斐济技术学院、斐济护理学院、斐济高等教育学院、劳托卡师范学院、斐济医学院和和斐济农业学院合并组建的,在全国33个地方设有校园和服务中心机构,并开设30多门高等课程。斐济国立大学农林水产学院的一个侧重点是林业教育,并且与其他一些公立和私立的机构保持联系,共同开展了学术研究、专业培训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ITTO. Review of the World Timber Situation (Fiji). http://www.itto.int/partner/id= 12380000
[2] IndexMundi. Geography of Fiji. http://www.indexmundi.com/fiji/area.html
[3] Fiji Forestry Policy.
http://www.fao.org/fileadmin/templates/rap/files/meetings/2013/131103.01-fiji.pdf
[4] Asia-Pacific Forests and Forestry to 2020.
http://www.fao.org/docrep/012/i1594e/i1594e00.htm
[5] FAO. Yearbook of Forest Products. http://www.fao.org/3/a-i7304m.pdf
[6] Threatened and endangered species in Fiji.
https://www.cbd.int/countries/default.shtml?country=fj
[7] The Fiji National Biodiversity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Government of Fiji, 2017:1-9.
[8] 2016 Key Statistics Brooklet. Fiji Ministry of Forests, 2017:4-18.
[9] FAO. Main report of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s 2015 (Fiji)
http://www.fao.org/3/a-az212e.pdf
[10] https://rainforests.mongabay.com/deforestation/2010/Fiji.htm
[11] Fiji forest policy statement. The Ministry of Fisheries & Forests for the Republic of the Fiji Islands,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