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森林管理与林业发展
一、概述
马来西亚(The Federation of Malaysia)简称“大马”,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西马)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马)的沙捞越、沙巴组成,国土面积共33.03万平方千米,其中马来西亚半岛13.1585万平方千米,沙捞越12.4450万平方千米,沙巴7.3711万平方千米。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中国南海,西濒马六甲海峡,海岸线总长4,192千米。马来西亚首都是吉隆坡,联邦政府行政中心是布城,由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地(区)组成,其中11个州和2个联邦直辖区(吉隆坡、布城)位于马来半岛,沙巴州、沙捞越州和纳闽联邦直辖区则位于婆罗岛。2018年总人口3,200万,官方语言为马来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马来半岛拥有约80%的人口,主要群体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还有其他如欧亚、印尼和菲律宾移民;其余20%的人口分布在沙巴州和沙捞越州,大多数人口是土著民族,其中沙巴州有39个土著群体,沙捞越州有37个土著群体。虽然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和生计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认知点,即人与土地、森林有着密切的物质、文化和精神关系,在马来西亚的土著民族眼中,土地和森林是有生命的实体,有自己的灵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性。
1、社会经济
马来西亚是相对开放的、以利益为导向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截止2018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GDP)12,298亿林吉特(约2,886.34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872林吉特(约10,062美元),对外贸易总额18,760亿林吉特(约4,402美元),外汇储备1,030亿美元。马来西亚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55.5%,服务业是马来西亚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吸收就业人数占马来西亚雇用员工总数的60.3%。其中,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行业之一,每年吸引游客2,583万人次,主要来自新加坡、印尼、中国、泰国、文莱、和韩国马来西亚。第二产业中以开采石油、天然气为主的采矿业产值占GDP的7.9%;以电子、石油、机械、钢铁、化工及汽车制造等制造业产值占GDP的23.0%;建筑业产值占GDP的4.5%。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7.8%,农产品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棕榈油、橡胶、可可、稻米、胡椒、烟草、菠萝、茶叶等。马来西亚棕油产量和出口量都仅次于印尼,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大规模的水稻、橡胶、油棕种植和锡矿区都位于马来半岛。
2、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
马来西亚由马来半岛、沙捞越和沙巴3个地区组成。马来半岛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为山地,东西两岸为平原,最高峰是高达4,101米的京那巴鲁山;中央山地以中央山脉(吉保山脉)为主;沿海平原地势低平,沼泽分布。沙捞越西部沿海为平原,东部边境为山地,内地为森林覆盖的丘陵和山地。沙巴东部沿海为平原,内地大部为森林覆盖的山地,西部的克罗克山脉南北贯通。马来西亚位赤道附近,全境处北纬1°-7°到东经97°-120°,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年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30℃之间,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3、自然资源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曾是世界产锡大国,因过度开采,产量逐年减少。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马来西亚生物资源也很丰富,盛产热带硬木,在原始森林中栖息着濒于绝迹的异兽珍禽,如善飞的狐猴、长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和猩猩等等,鸟类、蛇类、鳄鱼、昆虫等野生动物数量也很多,其中兰花、巨猿、蝴蝶被誉为马来西亚三大珍宝。
二、森林资源
1、基本情况
马来西亚森林总面积约为1,831万公顷,其中内陆干旱森林1,597万公顷、泥炭沼泽林136万公顷和红树林58万公顷,其余人工林、种植园40万公顷(表1),森林覆盖率约为55.8%,其中沙巴和沙捞越的森林比例远高于马来半岛。此外,农地上人工种植的橡胶、油棕、可可和椰子等多年生树木作物面积55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9%。事实上,农地上人工多年生树木作物如橡胶木(相当于人工林)已逐渐成为为天然林木材供应的替代来源。加上作物面积,马来西亚林木覆盖总面积将增加到2,38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2.7%。
表1 马来西亚森林面积及其分布(2016) (单位:百万公顷)
区域 | 土地面积 | 天然林 | 人工林 | 森林总面积 | 森林覆盖率% | ||
内陆干旱森林 | 沼泽森林 | 红树林 | |||||
马来半岛 | 13.16 | 5.41 | 0.30 | 0.10 | 0.07 | 5.88 | 44.7 |
沙巴 | 7.37 | 3.70 | 0.12 | 0.34 | 0.20 | 4.36 | 59.2 |
沙捞越 | 12.30 | 6.86 | 0.94 | 0.14 | 0.13 | 8.07 | 65.6 |
马来西亚 | 32.83 | 15.97 | 1.36 | 0.58 | 0.40 | 18.31 | 55.8 |
2、森林类型
由于认识到森林的作用不仅是在于木材的生产,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与社区林业发展和在水土、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多功能保护作用,马来西亚按照森林的用途将森林划分为永久保存林、保护区、转化林、人工林和经济林。
(1)永久保存林
考虑到森林在木材生产、土壤、水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环境保护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确保森林的可持续经营,马来西亚划出了1,530万公顷的天然林作为永久保存林,约占土地面积的46.6%,其中1,219万公顷的森林为生产林(商品林),其余311万公顷为生态保护林(表2)。
表2 永久保存林面积及分布(单位:百万公顷)
区域 | 永久保存林 | 占土地面积% | ||
生态保护林 | 生产林(商品林) | 面积 | ||
马来半岛 | 1.52 | 3.18 | 4.70 | 35.7 |
沙巴 | 0.59 | 3.01 | 3.60 | 48.8 |
沙劳越 | 1.00 | 6.00 | 7.00 | 56.9 |
马来西亚 | 3.11 | 12.19 | 15.30 | 46.6 |
(2)保护区
马来西亚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为了保护这些资源,建立了国家公园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3)转化林
考虑到土地能力和综合利用,需要将某些领域的森林转化为其他用途,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如基础设施、学校、医院、住宅、农业和工业用地等,这部分森林称为转化林。转化林将作为马来西亚经济多元化的一种途径,减少经济对木材出口的依赖。随着马来西亚制造业取得很大发展,马来西亚大规模转化林地发展农业的步伐已慢下来,正逐步迈向工业化。
(4)人工林
除天然林外,马来西亚也开展人工造林,但规模很小,提供一般用途的木材,补充天然林木材供应的不足。营造商业人工林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在吉打州和玻璃市州种植柚木林。目前人工林已扩展到其他速生树种,主要造林树种有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云南石梓(Gmelian arborea)、甲合欢(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次要树种有赤桉(Eucalyptus deglupta)、松属(Pinus)和南洋杉属(Araucaria)。
(5)经济林(种植园)
马来西亚还有经济林(种植园),如橡胶、油棕榈、椰子、可可种植园,这些经济林树种可作木材的替代资源,如马来西亚80%的家具均采用橡胶木材。
3、森林权属
马来西亚所有的森林资源均为国有林,由联邦、州政府所有,其中,95%的森林和林地由公有机构经营管理,仅有5%的森林由公司或私营部门经营。森林被土著民族和森林依赖社区群体认为是一种的重要物质、社会、文化和精神资源和用于生计、信仰、认同和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政府只承认林业部门是森林资源的“保管者”,无视土著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森林的管理和使用者。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选择将森林作为商业、农业发展和为国内消费和出口提供木材的土地资源,导致土著部落和依赖森林的群体丧失了土地和生计。各州政府没有向他们颁发合法的所有权证书,意味着取消了土著社区对土地和森林的传统和习惯权利,并认为所占有的土地是非法的,应受到惩罚。因此,如发现进入或穿越“国有”林区的土著人民被赶出祖传土地,被政府重新安置,其捍卫传统土地的权力极弱。
4、森林资源变化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期,马来西亚经历了大规模的森林砍伐,马来半岛和沙捞越的森林面积在1971年至1989年期间减少了近50%,而沙巴仅有20%的森林面积,表明沙巴在此期间遭到了严重的森林砍伐,伐木成为马来西亚森林毁坏和森林退化的主要罪魁祸首。自2000-2015年,马来西亚的森林覆盖率经历了一个迅速下降到逐步回升并在2010年以来趋于稳定的趋势,森林面积变化如表3。
表3 1990-2016年马来西亚森林面积变化表(单位:万公顷)
类别 | 1990年 | 2000年 | 2010年 | 2015年 | 2016年 |
永久保护林 | 1,213.952 | 1,191.696 | 1,208.67 | 1,128.34 | 1,118.243 |
国有林 | 520.597 | 450.64 | 374.581 | 406.817 | 388.811 |
保护地 | 143.641 | 183.729 | 209.474 | 303.812 | 317.118 |
森林总面积 | 1,878.19 | 1,826.065 | 1,792.725 | 1,838.969 | 1824.172 |
橡胶种植园 | 183.65 | 143.07 | 102.04 | 107.453 | 107.292 |
其他土地面积 | 1,223.65 | 1,316.365 | 1,390.735 | 1,339.078 | 1,354.036 |
森林覆盖率 | 57.17% | 55.58% | 54.56% | 55.97% | 55.52% |
1、物种多样性
马来西亚拥有古老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景观类型,热带雨林是马来西亚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包含了陆地上大多数动、植物物种,比非洲和南美洲的类似地区丰富,构成马来西亚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沿海和海洋区则是如红树林和珊瑚礁这类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使马来西亚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根据丰富度和特有性指数,其陆生脊椎动物和维管束植物多样性排名世界第四位。已记录的有15,000种开花植物,2,012种蕨类植物,有1300多种植物具有潜在的药物特性,其中一些目前被用作传统草药;动物多样性包括306种哺乳动物,其中30种为马来西亚特有种;鸟类785种,两栖动物242种,爬行动物567种,淡水鱼类449种和海洋鱼类4000余种,无脊椎动物150000种和数千种昆虫(表4)。
表4 马来西亚动植物物种多样性
物种类别 | 物种数 |
哺乳动物 | 306 |
鸟类 | 785 |
爬行动物 | 567 |
两栖动物 | 242 |
海洋鱼类 | 4,000 |
淡水鱼类 | 449 |
无脊椎动物 | 150,000 |
开花植物 | 15,000 |
兰花 | 3,000 |
棕榈 | 536 |
蕨类 | 2,012 |
真菌 | 700 |
苔藓 | 832 |
来源:马来西亚自然和环境部,2019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尽管马来西亚于1998年制定了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政策”,采取各种法律手段去保护森林、河流、海洋的物种,但是其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压力仍与日俱增,许多新的保护区、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被建立起来,但森林覆盖率及林分质量仍在降低。在马来西亚向发达、高收入经济体过渡的过程中,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近一半的植物多样性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使许多物种成为易危甚至面临灭绝威胁,威胁因素包括生境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污染、偷猎、日益加剧的土地资源竞争和气候变化。此外,人们普遍缺乏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差距很大,政府和机构在管理能力和资金支持方面也存在问题。
(1)生境和物种丧失
自2004年以来,马来西亚森林研究所在马来半岛开展了植物物种保护状况的评估表明,近一半(46.1%)的被评估类群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62个类群(13.5%)被列为严重濒危,69个类群(15.1%)濒临灭绝,80个类群(17.5%)易危,两种蕨类植物(Oreogrammitis crispatula和Oreogrammitis kunstleri),毛柄秋海棠(Begonia eiromischa)和婆罗双属物种(Shorea kuantanensis)4种狭域特有种已经灭绝,都是由于生境被转换为其他土地用途所导致。
马来西亚的大多数哺乳动物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2009年野生动物和国家公园部对马来半岛的陆生哺乳动物进行了生存状况评估,两种物种已经局部灭绝,即爪哇禾雀(Bos javanicus)和爪哇犀(Rhinoceros sundaicus),而苏门答腊犀牛(Dicerorhinus sumatrensis)为极度濒危,26种为濒危物种,22为易危物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沙巴列出了86种哺乳动物(占40%)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包括8种大型哺乳动物被认为生存受威胁,其中6种被沙巴列为完全保护物种。在沙捞越州,21种陆生哺乳动物被列为完全保护物种,4种以及9个属下的所有物种都被列为保护物种。
其他动物种群的情况类似,至少124种马来西亚的鸟类受到全球性生存威胁,8种马来半岛已知鸟类在当地灭绝。尽管新的发现不断增长着已知物种数量,但这无法掩盖两栖动物生存状况特别脆弱的事实。青蛙和蟾蜍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灭绝的风险,爬行动物也面临类似威胁,而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同样威胁着马来西亚的鱼类种群。
(2)破碎化及外来物种入侵
虽然马来西亚仍然有大量的森林覆盖面积,但林分质量退化严重,且大部分支离破碎,导致了动、植物种群的生态连通性丧失。此外,气候变化的影响,如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降雨量或干旱的增加会破坏栖息地,温度变化可能导致当前生态系统中纬度和海拔的变化,意味着物种必须迁移以适应其最佳生境,从而导致物种分布的变化,加之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物种的过度捕食和竞争已经造成自然生态系统变化,导致本地物种的灭绝,如来自南美州的水葫芦、沙巴州河道和湖的杂草。
四、自然保护地
马来西亚的自然保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强劲的发展,2009年就达到不低于国土总面积59.5%(1,952万公顷)的森林覆盖面积,并根据1984年“森林法”和有关法令将森林面积的74%(1,439万公顷)作为永久保留林作为宪报公布,并将永久保留林中的321万公顷(占永久保留林面积的22%)和永久保留林以外的183万公顷的面积列为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分为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保护、水土保护、洪泛控制、水源保护、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地等。
1、马来半岛
马来半岛保护地面积近195万公顷,依据保护目标划分为11类(表5),其中马来半岛设有3个国家公园和22个野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由野生生物和国家公园部门负责管理,重点是规划和执行各种保护活动,减少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冲突确保为今世后代对人类和环境的繁荣带来最佳利益。
表5 马来半岛森林保护区类型及面积
序号 | 保护地类别 | 面积(公顷) |
1 | 水土保护 | 527,907.6 |
2 | 土壤改良 | 6,470.32 |
3 | 洪水控制 | 9,696.21 |
4 | 水源保护 | 816,833.1 |
5 | 野生动物保护区 | 69,779.46 |
6 | 原始丛林保留 | 32,955.93 |
7 | 风景 | 73,132.28 |
8 | 科教 | 17,069.91 |
9 | 科研 | 32,785.42 |
10 | 联邦森林 | 17,677.05 |
11 | 国家公园 | 342,591.3 |
合计 | 1,946,898.58 |
来源:马来半岛林业局, 2017
2、沙巴沙巴州森林保护地总面积为342,216公顷,约占森林总面积的9.5%和土地面积的4.6%。自1984年以来,建立了森林保护区、原住民森林保护区、森林休闲保护区、原始丛林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等保护类型,各类森林保护地受到严格法律保护,主要用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受任何形式的土地转换或木材采伐(表6)。
表6 沙巴州森林保护区类型
序号 | 保护地类别 | 数量 |
1 | 森林保护区 | 43 |
2 | 原住民保护区 | 10 |
3 | 休闲森林保护区 | 12 |
4 | 原始丛林保护区 | 56 |
5 | 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 2 |
6 | 自然保护区 | 2 |
7 | 国家公园 | 2 |
沙捞越根据国家公园条例(1956年)和野生生命保护条例(1958年)建立完全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动植物群、地质和地貌特征以及景观、历史遗迹,让公众欣赏、享受自然风景。完全保护区覆盖约100万公顷森林,占沙捞越国土总面积的8%,总体上划分为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三类,居民被禁止狩猎和捕鱼以及采取任何形式的森林产品(表7)。
表7 沙拉越州保护区类型
序号 | 保护地类别 | 数量 |
1 | 国家公园 | 15 |
2 | 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 4 |
3 | 自然保护区 | 5 |
1、木材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马来西亚约有4,000家木材加工厂,为337,000人提供了直接就业机会,占全国劳动力的3.5%。木材工业在马来西亚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5年允许采伐量控制计划(表8),出台了多项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木材下游产品的措施,着力将传统的木材初加工、锯材、胶合板和镶面板的加工转向木塑、细木工板和家具等有发展潜力的高附加值下游产品的生产,为森林保护与开发及木材业的全面、稳定、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表8 林木采伐计划
马来西亚采伐5年计划 | 木材采伐 | ||
面积(公顷/年) | 总面积(公顷) | ||
2006 – 2010 | 36,940 | 184,700 | |
2011 - 2015 | 40,334 | 201,670 | |
2016 – 2020 | 41,888 | 209,440 | |
来源: Forestry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and data sheets for Group work/assignment, 2017
随着马来西亚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有效实践,政府出台了更严格的森林采伐法律、政策和条例,减少了天然林的采伐量,同时鼓励中小型企业转向木材产品深加工领域,使木材加工业完成了从单一的木材加工型向木材加工、制造、研发型三方并重的转变。国内木材产品加工生产量自2010年以来呈显递减趋势,维持在每年300万立方米的水平(表9);同期木材加工产品的消耗量也呈递减趋势(表10).
表9 木材产品生产(单位:立方米)
年度 | 锯材 | 胶合板 | 薄板 | 模制件 | 总计 |
2010 | 2,659,253 | 382,884 | 34,634 | 160,928 | 3,237,699 |
2011 | 2,675,384 | 403,262 | 55,991 | 235,500 | 3,370,137 |
2012 | 2,790,071 | 415,466 | 61,774 | 243,968 | 3,511,279 |
2013 | 2,501,722 | 380,518 | 92,016 | 76,672 | 3,050,928 |
2014 | 2,456,888 | 381,446 | 141,164 | 97,677 | 3,077,175 |
2015 | 2,511,256 | 425,796 | 67,688 | 79,277 | 3,084,017 |
2016 | 2,484,569 | 364,247 | 93,854 | 71,900 | 3,014,570 |
表10 木材产品消费量(单位:立方米)
年度 | 锯材 | 胶合板 | 模制件 | 总计 |
2010 | 3,892,420 | 604,010 | 202,633 | 4,699,063 |
2011 | 3,920,570 | 681,741 | 290,899 | 4,893,210 |
2012 | 4,772,260 | 708,732 | 343,931 | 5,824,923 |
2013 | 3,586,069 | 590,665 | 101,240 | 4,277,974 |
2014 | 3,491,493 | 613,293 | 134,226 | 4,239,012 |
2015 | 3,531,195 | 518,382 | 102,439 | 4,152,016 |
2016 | 3,463,416 | 619,458 | 91,913 | 4,174,787 |
马来西亚是亚洲主要的木材和木材产品出口国之一,亚洲其他经济体也是马来西亚木材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特别是日本(胶合板是主要出口产品),也包括印度、泰国和中国(原木、锯木和胶合板);美国和欧盟也是从马来西亚进口大量木材产品、胶合板、锯木和家具的其他重要市场,主要由马来西亚半岛供应。就出口收入而言,木材产品出口已成为马来西亚创汇的主要来源,以2018年为例,马来西亚木材出口总额为69亿美元,其中木制家具21亿美元,位居榜首;其次是胶合板和锯材,出口总额分别为19亿美元和9亿美元; 原木6美元,中密度纤维板和建筑细木分别为4亿美元和3亿美元。
为了加强马来西亚木材业的国际竞争力,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多项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木材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的措施,尤其是鼓励中小型企业转向木材产品深加工领域,2011年以来木材产品出口产值呈现出总体增长趋势(表11)。
表11 马来西亚主要木材产品出口贸易值(单位:亿林吉特)
年份 产品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锯木 | 21.42 | 19.52 | 16.91 | 18.65 | 20.72 | 20.20 | 16.12 |
锯材 | 25.14 | 24.80 | 24.51 | 25.14 | 26.51 | 31.68 | 33.90 |
纤维板 | 12.02 | 11.29 | 11.48 | 10.52 | 10.53 | 11.29 | 11.83 |
胶合板 | 51.45 | 52.82 | 51.51 | 53.11 | 51.95 | 46.81 | 43.70 |
模具 | 7.13 | 7.56 | 7.11 | 6.26 | 7.21 | 8.33 | 8.21 |
单板 | 3.39 | 3.22 | 3.33 | 2.93 | 3.06 | 3.50 | 3.56 |
细木工板 | 9.55 | 10.09 | 9.91 | 9.58 | 10.03 | 11.18 | 12.19 |
木质及藤条家具 | 66.63 | 63.62 | 66.63 | 59.66 | 65.43 | 74.73 | 78.36 |
木质家具 | 66.59 | 63.60 | 66.58 | 59.60 | 65.38 | 74.65 | 78.29 |
藤条家具 | 0.04 | 0.02 | 0.05 | 0.06 | 0.04 | 0.08 | 0.07 |
其他林木产品 | 5.65 | 6.15 | 6.60 | 7.10 | 8.12 | 9.02 | 10.71 |
总计 | 202.40 | 199.05 | 198.00 | 192.96 | 203.55 | 216.73 | 218.60 |
表12 马来西亚2017年木材生产与出口(单位:万立方米)
木材产品 | 生产量 | 进口量 | 国内消耗 | 出口量 |
原木(工业园木) | 2065 | 1.4 | 1805.4 | 260 |
锯材 | 324.9 | 35.1 | 143.5 | 216.4 |
面板 | 54.3 | 11.4 | 44.4 | 21.3 |
胶合板 | 290.9 | 45.9 | 61.9 | 274.9 |
小计 | 2735.1 | 93.8 | 2055.2 | 772.6 |
六、林业管理
根据马来西亚宪法,林业由各州政府管辖,每个州均有权制定本州独立的有关林业的法律和林业政策,而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仅限于向各州提供咨询和技术援助、培训、进行研究以及建立实验和示范站。为了促进和协调与林业部门相联系的跨部门政策,土地委员会(NLC)于1971年12月20日成立了林业委员会(NFC),以促进协调与林业部门相联系的其他部门,帮助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讨论和解决有关林业政策、行政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并加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合作,确保有关政策和林业项目的协调实施。
1、林业管理机构
森林被视为物质和经济资源,由政府、私营伐木公司和个人控制,关注树木的商业价值,以创造利润和税收。根据马来西亚宪法,联邦政府设立资源保护部,13个州对土地、森林、渔业、农业、水资源和地方当局拥有管辖权,州级农业和林业部门有义务就某些事项向联邦对口部门报告。在林业资源管理上,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林业部门和相关机构,沙巴、沙捞越等少数州政府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分配有决策权,执行州、区等地方各级林业政策。马来西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分为联邦政府、州和区三个层面,但各州在实践中又奉行自己的土地和森林政策,联邦政府和地方州政府在土地、森林和环境的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1)林业委员会(联邦自然资源和环境部)
根据马来西亚宪法,林业委员会有权制定政策,促进和控制土地用于采矿、农业和林业。林业委员由副总理担任主席,由马来西亚十三个州的首席部长、马来西亚自然资源和环境部长以及各州如金融、贸易、农业商品、科学、技术和环境等对林业有影响的部长和马来西亚半岛、沙巴和沙捞越州林业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由联邦自然资源和环境部代表政府负责具体事务。
(2)州级林业局(地方州政府)
由马来半岛林业总局及所辖马来半岛的11个州和2个联邦直辖区的林业局和婆罗岛的沙巴州、沙捞越州和纳闽联邦直辖区林业局来管理森林资源,并在州、区和地方各级执行林业政策。州级林业部门有义务就某些事项向联邦对口部门报告,如环境影响评价、森林水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但沙巴州和沙捞越州除外,这些州按联邦宪法约定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3)区级林业局
区级林业局为最基层的林业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区域的林业行政管理、森林发展、采伐控制、税收征收和森林法的执行工作。主要任务是实施政策和开展森林执法,按照可持续森林管理的理念对永久性森林保护区进行管理,通过造林实践,实现高产林与保护林的保护和再生,最大限度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多重效益。
2、森林政策与法规
据马来西亚宪法,所有州级政府对其土地、森林、渔业、农业和水资源拥有管辖权,包括决定其森林资源的管理、使用和分配等处置权。林业政策虽然是在州一级制定,但州级政府仍需承担和执行林业政策规定的基本责任,理论上意味着森林仍是政府管理的公共土地,但州政府有权进行土地录储、颁发伐木许可证、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和溢价、决定用于发展目的的森林使用和分配等。
马来西亚每个州虽然都有权制定自己的林业政策,有自己的林业部门和相关机构,但马来西亚在政府层面仍有两项重要的林业法规,即1984年颁布的“森林法”和1978年颁布的“林业政策”以及随后的修正案是马来西亚林业活动有关的两项重要法规,各地的林业部门负责按照林业政策和森林法管理、规划、保护和发展永久保留林,成为确保森林管理区免受非法采伐、未经授权的定居和其他未经许可活动影响的法律基础。沙巴州的主要林业法规是1954年颁布的森林政策和1968年出台的森林法。沙捞越州的林业法规是1954年出台的森林政策声明和同年颁布的森林法令。
(1)林业政策(1978年颁布、1992年修订):
该政策根据合理和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制度,确定全国各地永久林地的战略性地位,明确永久林区分类制度(现称永久保留林)和相关的管理标准,目的是根据可持续管理原则培育和管理森林、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遗传资源和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着力强调以下四方面:(a)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具有独特动植物物种的地区;(b)制定社区林业综合方案;(c)促进当地社区积极参与林业管理项目;(d)支持林业和森林产品密集研究方案。
(2)林业法规(1984年颁布,1993年修正)
1984年颁布的“林业法规”及其随后的修正案旨在促进马来西亚各州林业法律的统一,它涉及与林业行政、管理和养护以及森林发展有关的问题,授权马来西亚各州任命负责设计森林管理和恢复计划、处理年度森林发展报告和管理年度预算的官员,对永久森林资产进行分类,作为财富只能在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下处理。
(3)生物多样性政策(1998年)
生物多样性政策于1998年颁布,目的是保护马来西亚的生物多样性,并确保其组成部分以可持续的方式用于马来西亚持续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马来西亚于1994年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按其要求所有履约国将该公约纳入政策。生物多样性政策包括有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及框架。
(4)其他与林业法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见表13):
表13 马拉西亚与林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序号 | 标题 | 颁布年份 | 主要内容 |
1 | 土地法典(2016修订) | 2016 | 修正和统一与土地和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及收益相关的法律。不适用于沙巴和沙捞越。 |
2 | 土地保护法 | 1960 | 涉及山地和侵蚀损害土壤的保护。 |
3 |
环境质量法 (修正案1995) |
1974 | 旨在联邦政府层面解决、预防和控制污染。 |
4 | 野生动物保护法 | 2010 | 为马来西亚野生动物的规划、保护、养护和管理提供依据,适用于马来半岛和联邦领土。 |
5 | 国际濒危物种贸易法 | 2008 | 为响应执行《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而颁布的法律,并规定与之有关的其他事项。 |
6 | 马来西亚木材工业委员会法 | 1973 | 该法规定设立马来西亚木材工业委员会作为一个法人机构,并规定木材贸易方面的某些规则。 |
7 | 国家公园法(修正案1983) | 1980 | 管理马来西亚国家公园的建立和维护。 |
8 | 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 | 1976 | 就地方政府和地方当局作出规定,只适用于马来半岛。 |
9 | 土著民族法 | 1954 | 旨在为马来半岛土著人民的保护、福祉和进步提供保障。 |
10 | 生物安全法 | 2007 | 管制转基因生物的释放、进口、出口和使用,以及此类基因产品的生产,其目的是保护人类、动植物健康、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
11 | 城乡规划法 | 1976 | 适当控制和管制马来半岛城乡规划。 |
12 | 生物多样性政策2016-2025 | 2016 | 满足目前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需要,以及履行马来西亚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承担的义务。 |
13 | 环境政策 | 2002 | 规定了马来西亚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原则和战略。基于以下八个原则来协调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要求包括:管理的环境,自然的活力和多样性的保护,环境质量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决策,私营部门的作用,承诺和责任,国际社会的积极参与。 |
14 | 木材工业法 | 1984 | 授权州立法机关通过关于建立和经营人造木材工业的法律。 |
15 | 国家公园法(修正案1983) | 1980 | 为国家公园的建立和控制以及相关的事务提供依据,例如设立国家公园委员会;禁止在国家公园内采矿等。 |
16 | 马来西亚森林研究所法 | 2016 | 为马来西亚林业研究发展局设立的马来西亚森林研究所存在的法令。规定马来西亚森林研究所的行政、职能和权力,并规定与之相关的事项。 |
马来西亚有多家与林业、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科学研究机构。马来西亚与欧盟、英国、德国、荷兰、日本和澳大利亚以及国际热带木材组织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以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1、马来西亚森林研究所
马来西亚森林研究所是世界上热带林业研究的领导机构之一。成立于1929年,前森林研究所设在马来西亚林业研究与发展委员会管理下,于1985年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法定机构。目前,森林研究所和林业研究与发展委员会都归属自然资源和环境部管辖。森林研究所荣获2007年12月MS ISO 9001:2000认证,于2009年2月10日在《遗产法2005》下被列为“自然遗产”,并于2012年5月10日正式宣布为遗产,致力于林业和环境、林产品、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和战略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2、沙捞越州生物多样性中心
1997年沙捞越州政府颁布了沙捞越州生物多样性中心条例,并建立了沙捞越州生物多样性中心,次年发起保护、利用项目,促进该州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沙捞越热带泥炭研究所
建立沙捞越热带泥炭研究所,主要解决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相关的碳和水足迹的环境问题;支持种植业,尤其是棕榈油和西米;建立识别和量化的环境参数;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病虫害防控技术;采用分子技术进行研究和发展。
4、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作为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一个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机构成立于1994年10月1日,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也作为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咨询服务中心,协助政府基于全局制定环境政策,还包括通过技能开发和培训,为政府和私人部门提高人力资源能力。
6、热带林业和森林产品研究所
热带林业和森林产品研究所由生物复合材料研究所与雨林研究院合并成立,包括三个实验室:可持续资源管理实验室、生物复合材料技术实验室、生物聚合物和衍生物实验室。主要研究植物资源的筛选和种植,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生物技术与设计、纤维特性和加工技术、发展生物高分子和衍生物、控制污染等。
6、热带生物与保护研究所
热带生物与保护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为了成为热带生物学领域研究和保护中心,成为当地生物多样性咨询服务机构,帮助管理和评估环境影响;开展热带雨林、淡水生态系统、栖息地保护研究,通过长期和短期的研究培训为热带生物研究和保护领域提供训练有素、熟练的人力,通过组织会议和讲习班传播生物多样性知识。
八、林业教育体系
1972年以前,马来西亚没有林业高等教育机构,所有的林业专业人才都是由国外机构培训,主要来自英国和澳大利亚。1972年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成立,是马来西亚第一个培训林业专业人才的大学。1986年政府引进了新的林务员和护林员服务计划后,各林业学校开设了森林认证课程。学校还向林业局的高级官员及野外人员讲授管理和财政经营、森林经营和保护、法律、造林、防火等方面的技术知识。从1989年开始,林业部门与教育部门合作,通过假期短期培训向中学生传授林业基础知识。目前,马来西亚开设林业、生物多样性方面专业的大学主要有三所。
1、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提供以农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为重点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2014年世界最好大学排行榜排376位,2015年位列全球最好农业科学大学第45位。专业与学位课程主要有林业管理、游憩、木材科学技术、林业经济等。
2、马来西亚沙巴大学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是马来西亚公立大学,位于沙巴的 Kota Kinabalu,成立于1994年11月24日。这所大学有10个学院、3个英才中心和15个研究单位,专业与学位课程主要有林业,环境科学等。
3、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
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是马来西亚公立大学,成立于1992年12月24日。专业与学位课程主要有林业,环境科学等,在亚洲大学排名第165,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和环境管理的研究实力逐渐被同行所认知。
参考文献
[1] Reducing forest degradation and emissions through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SFM) in peninsular Malaysia,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Malaysia (FRIM) Senior Research Officer/Project Manager FRIM-ITTO REDDES,2013.7
[2] http://malaysia.forestry.gov.cn/article/1834/1835/1849/2014-08/20140820-024125.html
[3] http://www.nre.gov.my/en-my/Biodiversity/Pages/default.aspx
[4] FOREST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PENINSULAR MALAYSIA, Mohd Syahrir Azrin bin Salleh, 2014.11
[5] National Policy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2016-2025
[6] http://www.nre.gov.my/en-my/Forestry/Pages/default.aspx
[7] FDPM (2006; 2011; 2016);Forestry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and data sheets for Group work/assignment,2017
[8] http://www.nre.gov.my/en-my/Forestry/Pages/Data-of-Forested-Areas.aspx
[9] http://www.nre.gov.my/en-my/Forestry/Pages/Statistics-Forest.aspx
[10]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
[11] Forestry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and data sheets for Group work/assignment,2017
[12] http://www.ums.edu.my/ibtpv2/index.php/en
[13] http://www.introp.upm.edu.my/about_us-722
[14] http://www.ukm.my/lestari/en/profile/
[15] http://tropicalpeat.sarawak.gov.my/modules/web/index.php
[16] http://www.nahrim.gov.my/en.html
[17] http://www.sbc.org.my/about-sbc
[18] https://www.frim.gov.my/en/about-us/overview/
[19] http://www.unimas.my/
[20] http://www.ums.edu.my/v5/
[21] http://www.upm.edu.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