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森林管理与林业发展
一、概述
印度尼西亚(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简称印尼,地处东南亚,在印度洋(南部)和南中国海(北太平洋)之间,国土面积1,904,569平方千米,地跨赤道,海岸线总长54,716千米,共分为大雅加达首都特区、日惹特区、亚齐特区,和30省,共计33个一级地方行政区,首都为雅加达。印度尼西亚在陆上与马来西亚(在婆罗洲岛Borneo上)、巴布亚新几内亚(在新几内亚岛上)、东帝汶(在帝汶岛上)接壤,在海上与澳大利亚、印度、帕劳、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接壤。印度尼西亚人口约2.611亿(2016年),继中国、印度和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四位。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经济体,拥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的45%,巽他族占14%,民族语言200多种,官方语言为印尼语。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经济体。
1、社会经济
2017年,印度尼西亚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合10,152亿美元,为中等收入经济体。印度尼西亚富产经济作物,胡椒、木棉、奎宁、藤、棕榈油的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第2位。工业以采矿、原料加工、装配制造、纺织为主,其发展方向是强化外向型制造业。近几年制造业增长速度均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旅游业是印度尼西亚非油气行业中的第二大创汇产业。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推动非油气产品出口。主要出口产品有石油、天然气、纺织品和成衣、藤制品、手工艺品、鞋、铜、煤、纸浆、电器、棕榈油、橡胶等,主要贸易伙伴为日本、新加坡、中国、美国。主要进口产品有机械运输设备、化工产品、汽车及零配件、发电设备、钢铁、塑料及塑料制品、棉花等。
2、自然地貌与气候
印度尼西亚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经济体,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较大的岛屿是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超过一半的人口)、加里曼丹岛(也叫婆罗洲)、苏拉威西,新几内亚岛。大多数较大的岛屿都是多山的,山峰在3,000至3,800米之间。印度尼西亚为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是一个火山之国,全国共有火山400多座,其中活火山100多座,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以及海洋性气候带来的充沛雨量,使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上土地最肥沃的地带之一。全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人们称它为“赤道上的翡翠”。
3、自然资源
有肥沃的土壤,可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印尼是咖啡等大宗商品的主要供应国,橡胶、木材、棕榈油和可可销往世界市场,还有少量的茶叶糖、干椰子、香料和烟草,还拥有丰富的的矿产资源,包括锡、黄金、天然气、煤炭、镍和铜等。印尼已探明煤炭储量为42亿吨,推测储量为129亿吨,已探明的锡储量为7.4亿吨,镍储量约3.67亿吨,估计占全球镍储量的12%,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镍生产国,还很多矿藏还没有勘探到。从全球来看,印度尼西亚是铜、镍和金的主要生产商、是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国、还是第二大锡生产国,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在内的采矿业约占该国GDP的十分之一,通过出口和税收,为外汇收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重要的贸易伙伴包括日本、美国、新加坡、中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二、森林资源
1、基本情况
印度尼西亚林地面积广阔,分布在几乎所有的岛屿上,并集中分布在五大群岛:加里曼丹、苏拉威西、苏门答腊、巴布亚和爪哇岛,森林资源以阔叶林为主,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岛。林地约占13,255万公顷(2014年),占国土总面积的69.59%,森林面积为9,101.0万公顷(FAO,2015),森林覆盖率为50.24%,森林蓄积量为102.273亿立方米,每公顷蓄积量为112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分别为亚洲第1位和第2位,森林生物量总量249.72亿吨,其中地上生物量187.77亿吨,地下生物量61.95亿吨。
2、森林类型
按照地理和生态特点,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可分为7类:热带常绿雨林、落叶林、红树林、沼泽林、海岸林、泥炭林和次生林。热带常绿雨林以东南亚有代表性的龙脑香科树种为主,其中树种分布的最多的是加里曼丹岛,约有300多个树种。全国森林树种共有4,000多种,其中具有商业价值的近250种,商业用材树种50余种。主要商业用材树种有桃花心木、柳桉、龙脑香、南亚松、柚木等。
按功能划分为国有林和其他森林,其中国有林又细分为5类,(1)生产林,指可以通过选择性采伐或清伐方式开采森林、木材、非木材等产品的林区;(2)限制性生产林,指具有地形、土壤类型和降雨等特殊脆弱条件的生产性林区,木材产量受木材最小直径的限制,取决于林分的种类;(3)转换林,指根据林业部规定,可通过交换等方式转换为农田和其他土地用途的林区;(4)保护区林,指以保护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森林区域;(5)防护林,指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海洋的林区。
表1 印度尼西亚各种类型森林面积(2015)(单位:万公顷)
分类 | 国有林 | 其他森林 | 合计 | ||||
生产林 | 限制性生产林 | 转换林 | 保护区林 | 防护林 | |||
森林 | 2,062.43 | 1,818.02 | 1,069.32 | 1,436.50 | 2,210.17 | 795.99 | 9,392.43 |
其中:原始林 | 788.79 | 692.32 | 527.52 | 1,023.90 | 1,339.04 | 105.73 | 4,477.30 |
次生林 | 1,096.97 | 1,065.26 | 527.54 | 405.06 | 840.61 | 579.11 | 4,514.55 |
人工林 | 176.68 | 60.45 | 14.25 | 7.54 | 30.52 | 111.15 | 400.59 |
来源:印度尼西亚林业部,2015
3、林地权属从林地权属上,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分为国有林、私有林和传统林3类。国有林地约1.26亿公顷,由政府进行管理,其中保护区由中央政府管理,防护林和生产林由中央政府下一级的政府管理;私有林约273万公顷,由林地的所有者进行管理;传统林约100万公顷,特指由社区管理的集体林地。
4、森林资源变化
印度尼西亚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着森林采伐、天然林退化、森林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根据2013的土地覆盖数据,大约47.5%的森林已经退化。根据FAO的数据,自2000年至2005年,印度尼西亚的森林覆盖率经历了一个缓慢下降过程,而2005年至2015年则一直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
印度尼西亚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在进行森林砍伐,但其森林面积的净损失已经从1990年至2000年间的58.9万公顷/年减少到2000至2010年间49.8万公顷/年,而2013年净损失为450,637.1公顷/年。印度尼西亚森林破坏的数据仍然是令人困惑的,这是由于人们对揭示森林破坏数据的看法不同。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印度尼西亚的森林砍伐面积大约为每年70万到120万公顷,转移为耕地的面积则大概为这个数字的一半。但世界银行承认,这种估计的数据基础是薄弱的。同时,FAO认为印度尼西亚的森林破坏率达到每年131.5万公顷,森林总面积每年减少百分之一。
表2 印度尼西亚森林覆盖率变化统计表
年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森林覆盖率(%) | 54.70316 | 54.53181 | 54.36047 | 54.18913 | 54.01779 |
年份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森林覆盖率(%) | 53.63966 | 53.26154 | 52.88341 | 52.50529 | 52.12716 |
年份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森林覆盖率(%) | 51.74937 | 51.37157 | 50.99378 | 50.61599 | 50.23819 |
来源: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AG.LND.FRST.ZS?contextual=default&end=2015&locations=ID&start=2000&view=chart
三、生物多样性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AG.LND.FRST.ZS?contextual=default&end=2015&locations=ID&start=2000&view=chart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经济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所在地之一,动植物群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和地方性,主要由两个生态区域组成,西部巽他古陆受亚洲动物群影响较大,包括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和周边较小的岛屿,这些岛屿的动物群与亚洲大陆的动物群有相似的特征,在冰河时代,较低的海平面把亚洲大陆和印度尼西亚西部群岛连接起来,使得亚洲大陆的动物可以从干燥的陆地迁徙过去;东部华莱士区受澳大利亚物种影响较大,代表了西部巽他陆和东部大洋洲之间的生物地理过渡带,由于其边界处于深水海峡,所以它并没有与任何一个地区直接相连,该区域陆地总面积约为338,494平方公里,分为多个小岛,由于其独特和多样的地理,该地区有许多特有的的动植物,并被划分为若干独特的生态区:苏拉威西岛、北马鲁古岛、西兰岛、巽他小群岛(桑巴岛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生态区)、帝汶和班达海的岛屿等;除了两个生态热点区,同时西巴布亚省和巴布亚省的生物多样性也非常丰富。
1、动物
(1)巽他古陆
巽他古陆共有381种哺乳动物,其中173种为本地特有,其中三种猩猩物种Bornean orangutan (Pongo pygmaeus)、Sumatran orangutan (P. abelin)和Tapanuli oranqutan (P tapanuliensis)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其他哺乳动物比如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也受到严重威胁。巽他古陆共有771种不同的鸟类,其中146种是该地区特有。爪哇和巴厘岛至少有20种地方性物种,包括巴厘岛椋鸟和爪哇鸻等物种。巽他古陆还有449种125个属爬行动物,其中有249种24个属是当地特有的,这一地区的三大特有属为Anomochilidae Xenophididae Lanthanotidae, 最具代表的罕见蜥蜴是Lanthanotus borneensis。巽他古陆还有242种41个属的两栖动物,其中172种属于地方特有种。巽他古陆有1,000种鱼类,其中206种为地方特有,还有大约200种鱼类被命名。
(2)华莱士区
华莱士区共有223种本地哺乳动物,其中126种为特有种,在这领域还发现了124种蝙蝠。其中苏拉威西岛是该地区最大的岛屿,有136种哺乳动物,其中82种属是当地特有的,比如低地倭水牛、苏拉威西鹿豚。有650种鸟类,其中265种是当地特有的,其中苏拉冢雉是一种只在华莱士区发现,濒临灭绝的鸟。有222种爬行动物,其中100种为特有种,其中包括118种蜥蜴(60种特有)、98种蛇(37种特有)、5种海龟(2种特有)和1种是当地特有的鳄鱼。有58种地两栖动物,其中32个是特有种,有印度马来亚和澳大利亚的物种结合。有310种淡水鱼,其中75种是当地特有。在无脊椎动物中有82种鸟翅蝶类(44种为特有种)、有109种甲虫(79种为特有种),其中世界上最大的蜜蜂位于北摩鹿加斯岛,这种昆虫雌性的身长可达4厘米,与白蚁共同筑巢,还有50种特有种的软体动物。
(3)西巴布亚省和巴布亚省
这个地区的动物包括种类繁多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鱼类、无脊椎动物和两栖动物,其中的许多种来自澳大利亚的。
2、植物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体,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和大约17,000个岛屿,植物区系由许多独特的热带植物品种组成,反映了亚洲植物的多样性。这是由于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位于两个大陆之间,包括从北部的热带雨林和南部的季节性森林,穿过山丘和山地各种地形,到亚高山,拥有多种植被类型。印度尼西亚大约有28,000种开花植物,有2,500种不同的兰花,6,000种传统药用植物,122种竹子,超过350种藤条和400种包括乌木、檀香和柚木在内的珍稀树种。印度尼西亚也是一些特有物种的家园,如肉食性植物,在苏门答腊岛西南部的贝纳库鲁的深处发现的阿诺尔迪花,在婆罗洲、苏门答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其他岛屿上发现的许多种捕虫猪笼草等。(1)巽他古陆
拥有大约25,000种不同的植物,其中15,000种是本地特有,比如石杉科只有一个物种,即龙蒿,是婆罗洲特有的,婆罗洲还有超过2,000种兰花,苏门答腊岛的森林里有超过100种龙须鲸,其中有近12种是这个岛上特有的。爪哇岛有大约270种地方性兰花,至少117种植物是这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特有的,其中59种在婆罗洲被发现,17种在苏门答腊岛被发现。这个地区特有的植物与来自亚洲大陆的植物相似。
(2)华莱士区
据估计,在这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大约有1万种植物,苏拉威西岛有大约500种当地特有的植物,摩鹿加群岛有大约300种,小巽他群岛有至少110种,总之,对这个地区的植物群还是知之甚少。
(3)西巴布亚省和巴布亚省
这个地区的植物受澳大利亚大陆的影响较大,覆盖了从雪盖山脉、低地潮湿地区到热带海洋环境的连续样带,这里是容纳种类繁多的植物的理想之地。据估计,巴布亚和西巴布亚省可能有20,000到25,000种维管植物,其中60-90%可能是这个地区的特有的,这一地区还未被充分探索,因此当地特有物种的实际数量尚不清楚。
3、珍稀濒危物种
印度尼西亚林业部2010年统计数字显示受保护物种多达659种(584种动植物和75种植物)。《保护物种指导策略2008-2018》指导物种保护工作的重点放在132种优先保护的濒危动植物,重点物种分为七类:鸟类(26种)、兽类(17种)、灵长类(11种)、爬行类和两栖类(22种)、昆虫(22种)、海洋和淡水(22种)和植物(22种)。
印度尼西亚约12,491个物种列入202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其中植物3,119种,动物9,370种,其中脊椎动物7,028种,菌类2种。
最新统计印度尼西亚高等植物濒危情况表明,灭绝等级(EX)物种有1种;野外灭绝等级(EW)有3种;属于极危等级(CR)的有131种;属于濒危等级(EN)的有215种;属于易危等级(VU)的有347种;属于近危等级(NT)的有138种;属于数据缺乏等级(DD)的有266种。其中苔藓植物仅有1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且等级为无危等级(LC)。
表3 印度尼西亚高等植物濒危情况
濒危等级 | 苔藓植物 | 蕨类植物 | 裸子植物 | 被子植物 | 总数 |
灭绝(EX) | 0 | 0 | 0 | 1 | 1 |
野外灭绝(EW) | 0 | 0 | 0 | 3 | 3 |
极危级(CR) | 0 | 0 | 0 | 131 | 131 |
濒危级(EN) | 0 | 1 | 8 | 206 | 215 |
易危(VU) | 0 | 0 | 9 | 338 | 347 |
近危(NT) | 0 | 0 | 19 | 119 | 138 |
低风险(LR) | 0 | 0 | 0 | 162 | 162 |
无危级(LC) | 1 | 86 | 38 | 1731 | 1856 |
数据缺乏(DD) | 0 | 15 | 4 | 247 | 266 |
总计 | 1 | 102 | 78 | 2938 | 3119 |
来源:IUCN红色名录2020
最新统计印度尼西亚脊椎动物濒危情况表明,灭绝等级(EX)物种有2种,鱼类和哺乳类各1种;野外灭绝等级(EW)有1种,属于鸟类;属于极危等级(CR)的有104种;属于濒危等级(EN)的有228种;属于易危等级(VU)的有388种;属于近危等级(NT)的有417种;属于数据缺乏等级(DD)的有825种。
表4 印度尼西亚脊椎动物濒危情况
濒危等级 | 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鸟类 | 哺乳类 | 总数 |
灭绝(EX) | 1 | 0 | 0 | 0 | 1 | 2 |
野外灭绝(EW) | 0 | 0 | 0 | 1 | 0 | 1 |
极危级(CR) | 48 | 5 | 8 | 23 | 20 | 104 |
濒危级(EN) | 79 | 15 | 14 | 52 | 68 | 228 |
易危(VU) | 138 | 19 | 16 | 103 | 112 | 388 |
近危(NT) | 123 | 12 | 4 | 226 | 52 | 417 |
低风险(LR) | 6 | 0 | 6 | 1 | 0 | 13 |
无危级(LC) | 2,745 | 243 | 353 | 1,339 | 370 | 5,050 |
数据缺乏(DD) | 451 | 125 | 109 | 17 | 123 | 825 |
总计 | 3,591 | 419 | 510 | 1,762 | 746 | 7,028 |
来源:IUCN红色名录2020
四、自然保护地在印度尼西亚,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无节制采伐和游耕,后者的破坏更为严重。因此,为加强森林和生态的保护,印度尼西亚政府建立了各类的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区包括严格的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休闲公园和狩猎公园(表5,表6)。
印度尼西亚有566个国家公园,占地36,069,36804万公顷,包括490个陆地保护区(22,540,170.38公顷)和76个海洋保护区(13,529,197.66公顷)。陆地造山区包括43个国家公园,239个自然保护区,70个狩猎保护区,13个狩猎公园,22个大森林公园和103个自然旅游公园。海洋保护区占地4,589,006.10公顷,由当地政府管理。
表5 保护地体系(RHKA,2011)
保护地 | 数量 | 面积(公顷) |
严格自然保护区 | 239 | 4,330,619 |
野生动物保护区 | 70 | 5,024,138 |
国家公园 | 43 | 12,328,523 |
森林公园 | 22 | 350,090 |
自然休闲公园 | 102 | 257,418 |
狩猎公园 | 13 | 220,951 |
合计 | 22,511,742 |
表6 保护地用途
森林类型 | 森林资源用途 | ||||||
生产 | 教育 | 休闲 | 科研 | 狩猎 | 饲养 | 环境保护 | |
严格自然保护区 | √ | ||||||
野生动物保护区 | √ | ||||||
国家公园 | √ | √ | √ | √ | |||
森林公园 | √ | √ | |||||
自然休闲公园 | √ | √ | |||||
狩猎公园 | √ | ||||||
防护林 | √ | √ |
来源:Forest Genetic Resources Indonesia (2015)
印度尼西亚有多个政府部门参与到野生生物和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主要包括人口与环境部、林业部、海洋和渔业部、农业部以及财政部、警察局等。人口与环境部负责协调其他部委制定协同的环境政策,农业部参与保护计划的制定,财政部提供资金支持,警察局参与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的执法工作。最主要的保护活动由林业部的森林与自然保护司负责。森林与自然保护司具有保护、保存和管理现有的保护林、自然保护区、游憩区、狩猎公园以及海洋保护区、海岸区体系的职责,并负责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控制和管理自然资源的开发。另外,每个省都有一个地方规划部门负责管理批准所有的保护计划,并将其融入地区发展计划之中。五、林业产业
1、木材产业
印度尼西亚被认为是世界主要木材出口国之一,是胶合板出口的主要经济体。近年来,该国木材产业保持持续良好发展的增长态势。根据2019你国际木材组织,印度尼西亚在2017-2018年生产了约7,380万立方米的圆木,几乎全部在国内消费。2018年,初级木材产品出口总额为204.2万美元,其中以胶合板(160.2万美元)为主,锯材(3.47亿美元)次之。中国和日本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合法木材出口目的国,主要出口产品包括胶合板、造纸、模具、木工、家具、锯材和单板等成品。其林产品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
(1)胶合板工业
胶合板工业是印度尼西亚木材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重点。自1985年全面禁止原木出口以来,胶合板工业不断扩大。到1995年,胶合板产量大到990万立方米,其中出口870万立方米,创汇39亿美元。2000年以后,受到非法采伐、税收增加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影响,产量逐年下降,2017年印度尼西亚胶合板产量为380万立方米,出口325.6万立方米,创汇21.8亿美元。目前,印度尼西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木材胶合板出口国,主要市场是日本、美国、韩国和中国等。
(2)制材工业
20世纪80年代以前,印度尼西亚的制材工业相当薄弱,80年代后期,随着林业发展的重点由原木出口向木材加工品出口的转移,制材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锯材出口不断增加。为了限制锯材出口量,发展本国的木材深加工,出口高附加值的木材加工品,印度尼西亚从1990年起提高了锯材出口税。2000年锯材产量为650万立方米,2017年则降至416.9万立方米。
(3)家具行业
印度尼西亚的家具生产以藤木家具为主,产品走俏国际市场。目前,印度尼西亚有家具厂800多家,其中一半以上从事藤木家具生产。
(4)制浆造纸
印度尼西亚的纸浆造纸工业始于20世纪20年代,70年代中期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80年代后,在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的同时,印度尼西亚积极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发展制浆造纸工业,目的在于减少本国对进口纸产品的依赖,并逐步由进口转向出口。目前印度尼西亚是亚洲地区最大的纸浆和纸产品生产国,纸浆和纸制品占印度尼西亚木材产品出口的50%以上。
印度尼西亚实施了合法木材核实制度和合法木材证书制度。合法木材核实制度是印度尼西亚的木材合法性评估体系,对产销监管链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从而确保工厂只能接收和处理来源合法的木材,且从该国出口的所有产品都可追溯料源。合法木材核实制度在帮助印度尼西亚企业对接新的欧盟木材法规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1年4月,印度尼西亚及欧盟在森林执法、管理与贸易行动计划框架下签署了自愿合作协议,其中,合法木材核实制度作为保证印度尼西亚木材合法性的可靠体系被予以认可,这对印度尼西亚木材产品顺畅进入欧洲市场奠定了基础。
2、木材产品进出口
2017年印度尼西亚的林产品进口额为23.71亿美元,出口额为77.52亿美元,出口额约是进口额的3倍。其中原木、木浆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原木进口量是出口量的188.4倍。相反,锯材、人造板、纸和纸板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其中人造板出口量是进口量的7.5倍,纸和纸板出口量是进口量的6倍,木浆出口量是进口量的2.1倍。以上表明印度尼西亚已经成为一个木材初级产品进口国和木材加工品的出口国。
表7 印度尼西亚林产品进出口贸易(2017)
单位:万立方米,万美元产品 | 原木 | 锯材 | 人造板 | 纸和纸板 | 木浆 | 林产品 |
进口量 | 56.25 | 21.87 | 46.25 | 64.7 | 158.1 | |
进口额 | 3795.5 | 8429.4 | 13522.7 | 73087.0 | 142668.0 | 237134.8 |
出口量 | 1.74 | 44.31 | 349.6 | 384.4 | 99.32 | |
出口额 | 2314.4 | 33914.2 | 237.814.4 | 301368.4 | 370812.7 | 775184.9 |
来源:FAO,2017
3、非木质林产品进出口印度尼西亚在国内和国际上进行贸易的非木质林产品有90多种,大都没有统计数据。2007年印度尼西亚林业统计数据只记录了16种主要的非木质林产品,包括松脂、松节油、树胶、树脂、蜂蜜、水果、肉桂、月桂树油等。2001-2006年,非木质林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总出口值达26.2亿美元,其中树漆、树液和树脂占了74%,其次是木炭,约占10%。
六、林业管理
1、林业管理机构
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全部为政府所有,中央设有林业部(2014年林业部与环境部合并为环境与林业部),全国34个省设有地方政府林务局,林务局下设地区林业局,实行三级管理体系。各级管理机构如下:
(1)中央级
环境和林业部,下设林业和环境规划总局、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总局、社会林业和环境总局等13个中心,主要负责管理全国林业的发展规划、制定林业发展战略、组织实施森林培育和森林开发,制定并负责征收森林采伐税和保护该国的森林资源。
(2)地区级/省级
全国34个省每个省单独设立省级林务局,主要负责为林业和产业种植区制定宏观规划,制定森林清查和绘图准则,管理生产林与防护林界线的划定和实施,管理木本林产品利用许可的分配。
(3)地方级
建立森林经营单位,覆盖所有的森林区划和功能,森林经营单位被授权管理和协调在其境内的各运营商,如商业森林特许经营,社区相关林业业务和其他林地的使用都需在森林经营单位的监督下。
(4)民间组织
除政府外,印尼还有许多与林业相关的民间组织,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比较知名的有人造板生产者协会、野生动物保护者协会、林业顾问团等。
2、林业法规
在1945年,印尼政府在《宪法》第33条第3段就确立了林业的地位,提出境内的土地、水域和自然资源属于国政府,应当用于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到了1967年,颁布了《林业基本法》,成为主要的林业法律;此后,又相继制定颁布了《环境管理法》、《农业基本法》、《工业基本法》、《土地改革与自然资源管理法》、《土地政策框架》等相关法律法规。
(1)森林法
1999年,正式颁布了新的《森林法》(第41/1999号),于2000年生效,对印尼的森林管理进行了规范。第41/1999号林业法取代了《林业基本法》(1967年第5号法),后者主要侧重于木材管理,而不是养护。相比之下,1999年的法律包含了一些以保护为导向的政策。它将森林分为保护林、防护林和生产林三类,还授权林业部决定和管理森林。该法律以加强林业管理、促进社会发展和保障相关利益方权益为目标,明确了森林土地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允许个人与合作社参与森林相关的商业活动。
(2)加工/制造法
林业部颁布该法是为了确保所有木材加工公司都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包括保持记录以证明加工配额得到了遵守,森林管理执照的发放以完成环境影响评估为前提,所有人工林、纸浆和造纸工业以及其他木材加工工业都需要完全遵守;该法还规定了对林产品的测量和检测,以保护权利,从生态和经济角度保护林产品质量,提高林产品的竞争力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3)贸易法
贸易法是关于林业产品出口的规定,只有经贸易部批准为林业产品出口商的林业生产企业,方可出口林业产品,要求经认定为林业产品出口商的林业公司应向对外贸易总干事报送年度生产计划、年度出口计划还做了。木材验证系统(SVLK),包括木材合法性的定义、供应链的控制、核查系统和独立的监测系统。
(4)交通法
交通法规定从森林移除的所有森林产品必须附有正确的运输文件,由于林产品因此被划为国有资产,政府拥有对这些产品的管理和分配的权利。该条例为从林区获得的林产品规定了两类有效的运输证件:(1)运输许可证,用于根据所运输的森林产品类型核实所运输的森林产品的所有权、授权和合法性。(2)原产地规格书,由村长在地方一级签发;并规定进入和使用森林的所有运输森林产品的卡车和其他车辆必须拥有有效的登记许可证和编号,才能在印度尼西亚运营,所有在岛屿之间运输木材的公司都必须有有效的许可证。
(5)税法
税法规定了关于木材加工的纳税申报、增值税、所得税等。
3、林业政策
印度尼西亚的林业政策主要包含在《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中,该计划于1969年开始,每5年制定1次,主要有分类经营政策、森林经营许可证制度、造林优惠政策、采伐政策、相关贸易和经营政策等,旨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推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采育结合,大力发展人工林,大力发展森林工业和木材加工业;开拓国际市场,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增加创汇能力;开发非木质林产品,实行多种经营;积极创造社会就业机会;积极开展林业国际合作。目前印尼政府的发展目标是2025年实现林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因此确定了未来印度尼西亚林业发展的六个“任务”:为林业发展创造一个强有力的体制框架;提高森林资源的价值和可持续生产力;发展环保、有竞争力和具有高附加值的林业产品和服务;营造有利的林业投资环境;提高林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水平;创建负责公正的林业管理体系,增加社会福利并发挥社会的积极作用。
七、林业科研机构
1983年成立林业部后,又成立了林业研究发展中心和林产品社会经济发展中心,除了加强两个中心的建设外,1984年又成立了4个地区林业研究所,近几年已发展成为14个。
1、印度尼西亚林业研究开发署
印度尼西亚林业研究开发署是为支持环境和林业部的组织管理工作而成立的负责执行研究、发展和创新的机构,其职能有以下四个方面:林业研究和开发领域的技术政策、计划和方案的编制;林业研究和开发领域的任务的执行;监测、评价和报告林业研究和发展领域任务的执行情况,以及林业研究和开发署的管理。
印度尼西亚林业研究开发署管理着33片研究林(37,000公顷),包含234种树木(136属50科),本地种167种,外来种67种。
2、印度尼西亚科学院
印度尼西亚科学院是政府从事科学和研究的机构。它包括从社会到自然科学领域的47个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科学院组织了几个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项目,如印度尼西亚生物多样性网络,东南亚植物资源和人与生物圈。印度尼西亚科学院也发起和负责与科学、技术和研究相关的一些公共服务活动,管理着四个殖民地时期就发展起来的植物园。
3、国际林业研究中心
国际林业研究中心于1993年在印尼成立,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科学研究组织,对森林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研究,重点是发展中经济体的热带森林,原则是承担国际农业研究咨询组织的林业议程,在森林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做出贡献,旨在减少贫困、改善粮食和营养安全以及改善自然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服务,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各国在《巴黎协定》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相关协议中作出的承诺作出贡献。
八、林业教育体系
印度尼西亚有较完整的林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包含了高等、中等林业教育和林业培训,高等林业教育以Gadjahmada大学的林学院最大,设有林地管理、造林、森林利用、生产技术、流域管理、自然保护等学科;中等林业教育主要面向林业生产系统,培养相关技术人员。
1、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
目前印尼有29所大学提供林业教育或与林业有关的研究。大多数是公立大学(19),其余是私立大学(10)。所提供的学位包括林业文凭(3年课程)、林业学士学位或应用林业学位(4年课程)、硕士学位(2年课程)和博士学位(3-4年课程)。
2、环境和林业教育培训中心
环境和林业部在茂物环境和林业教育和培训中心提供专业的林业培训和教育,中心与其他区域培训中心构成网络,这些区域培训中心为在该国各区域林业部门工作的政府官员和非政府官员提供培训和教育。
3、林业职业学校
为了给技术性的工作提供熟练的林业技术人员,环境和林业部还在全国包括北干巴鲁、卡迪帕滕、三马林达、望加锡、古邦和马诺夸里等地区组织林业职业学校。这样的职业学校采用寄宿制,学生们住在学校大院内的宿舍里。学生毕业后可在林业技术部门或林业管理单位担任技术人员。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选择进一步在大学或学院获得更高的学位。
参考文献
[1] http://www.forda-mof.org
[2] http://lipi.go.id/
[3] Assignment Forestry Indonesia Nehemia,2017
[4] http://www.timbertradeportal.com/countries/indonesia/silk.dephut.go.id
[5] Forest Genetic Resources Indonesia (2015)
[6] Budi Budiman,Community-Based Forest Management of Tourism to Improve Forest Communities Welfare: A Case Study at Puncak Bintang Tourism Forest, Bandung, West Java Indonesia,2016
[7] http://www.indonesiaforest.net/deforestation_indonesia.html
[8] Suhardijono, Enhancing forest and watershed condition for climate chanc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2013
[9] https://www.irwantoshut.com/biodiversity.html
[10] Assignment Forestry Indonesia Nehemia,2017
[11] https://www.ran.org/indonesia_s_rainforests_biodiversity_and_endangered_species
[12] https://www.profauna.net/en/facts-about-indonesian-animals#.WXFleIiGNPY
[13] http://www.profauna.net/id/regulasi/pp-7-1999-tentang-pengawetan-jenis-tumbuhan-dan-satwa
[14] http://www.animalinfo.org/country/indones.htm
[15] http://www.nationsonline.org/oneworld/indonesia.htm
[16] http://indonesia.forestry.gov.cn/article/662/663/676/2013-06/20130616-051136.html
[17] http://indonesia.forestry.gov.cn/article/662/671/698/2013-06/20130616-090904.html
[18] Assignment Forestry Indonesia Nehemia,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