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森林管理与林业发展
一、概述
越南(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位于东南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北纬8°3’-23°23’,东经102°09'-109°30',是一个热带季风经济体,地形复杂。其北与中国交界,西与老挝接壤,西南与柬埔寨为邻,东南临南海,国土呈细长的S形,国土总面积329,880.371平方千米,南北距离1,640千米,东西距离600千米。全国分为58个省和5个直辖市,人口总数为9,370万人(2017年),居世界第14位,平均密度为311人/平方千米,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居住在农村地区。越南首都河内,位于红河三角洲平原,是越南政治、文化的中心,人口2,765万(2017年),国土面积3,344.7平方千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原名西贡)是越南最大的经济中心,位于湄公河三角洲东北,面积2,090平方千米。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经济体,由54个民族组成,其中总人口上百万的三大主要民族为越族、岱依族和泰族,其他少数民族还有高棉族、芒族、山泽族等,华人达90多万人,80%以上居住在南越。
1、社会经济
越南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耕地及林地占国土面积的60%。粮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胶、腰果、茶叶、花生、蚕丝等。越南1986年开始革新开放,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在1999-2009年的2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是东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尤其是在2007年1月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1%,创造了近10年来的最高增幅。根据《越南关于2016-2020年5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人均GDP应达3,200-3,500美元。2、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
越南地形有两大基本特点,一是北部的红河三角洲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间通过一段狭长的沿海平原地带相连;二是全国近四分之三的国土为丘陵、高地或高山,位于西北部的黄连山主峰海拔3,000米,为越南的最高峰。由于其独特的地形特征,农田仅占越南国土面积的15%。越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5-10月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则受东北季风影响。全国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气候地区,在16°纬线以北,冬季从十二月持续到来年二月,但没有明显的旱季;在16°纬线以南,旱季则较明显,从十一月一直持续到来年四月。全国平均降雨量为1,500毫米至2,000毫米,其中一些地区的年降雨量小于500毫米,在一些山区则可能达到4,800毫米。北方年平均气温21℃,南方年平均气温27℃。
3、自然资源
越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煤、铁、钛、锰、铬、铝、锡、磷等,其中煤、铁、铝储量较大。森林面积约1,000万公顷。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孕育了越南多样的森林资源,包括红树林、湿润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半落叶阔叶林以及常绿针叶混交林等。越南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有6,845种海洋生物,其中鱼类2,000种,蟹300种,贝类300种,虾类75种,每年的海产量可达数十万吨。此外,还盛产大米、玉米、橡胶、腰果等农作物。二、森林资源
1、基本情况
越南森林资源丰富,但由于战争、大规模商品性开发、毁林开荒,林地用途改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几十年来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另一方面,随着限制天然林采伐等保护政策的实施和人工造林的开展,近年来以人工林为主的森林面积有所增加。根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公布的《2017年全国森林现状报告》,越南全国森林总面积1,441.53万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达1,023.64万公顷,人工林面积417.89万公顷,覆盖率为41.45%。天然林大部分集中在中部高原和东南部、南部沿岸及北部沿岸地区,尤以中部高原地区最为集中,昆嵩、嘉莱及多乐等5个省共有天然林284万公顷。人工林主要分布在东北部(82.49万公顷)、中北部(48.48万公顷)及中南部沿岸地区(30.99万公顷),而红河流域、东北部、中部高原及东南部人工造林较少。
森林不仅与越南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越南经济发展也极其重要,它是协调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对维系九龙江平原及其它地区的农业生产体系和防洪抗涝至关重要;对涵养江河水源、保持水土以及发展水电起着决定性作用。此外,木制家具用材和许多建筑材料都源自森林;90%的家用燃料为薪材,在砖瓦和某些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中薪材也是主要燃料之一。
2、森林类型
根据越南1991年颁布的《森林保护与开发法》规定,全国森林分为防护林、商品(生产)林和特种用途林三种类型。(1)防护林
防护林主要是为了保护和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比如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和防治荒漠化、减轻自然灾害、控制气候变化以及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等。可细分为:流域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沿海防浪林,环境保护林等,有些省份也有边界防护林。该类型的森林占了全国森林面积的34%。
(2)商品(生产)林
商品(生产)林主要用于木材和非木材类林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防护和保护功能。包括自然再生林和通过人工种植恢复形成的生产林,占了全国森林面积的50.4%。其中人工生产林又包括人工林(采伐后造林和再造林)和种子林,天然林和人工林都经过遴选、改造和认证。
(3)特种用途林
建立特种用途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以及森林动植物物种的遗传来源等,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保护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区,并与旅游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特种用途林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物种和景观保护区)、风景保护区(包括历史文化遗址和风景名胜区)以及科学实验研究区,占了全国森林面积的15.6%。
3、林地权属
越南是社会主义经济体,根据1988年颁布的《土地法》,越南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可拥有土地,政府仅通过划拨、租赁和承认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对森林和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1993年修订《土地法》后,颁布了红色认证书,将森林分配给国有企业、军队、社会组织、合作社、农场、农林生产队进行长期使用,其中林权期限是50年。截至2014年,政府规定全国有8个参与直接森林管理的利益相关方,即森林管理委员会、国有林业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军队、家庭、社区、群众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其中,国有组织管理着7.43万公顷森林,占森林总面积的54.01%;私人,如经济组织、个人、家庭和社区管理着3.99万公顷森林,占森林总面积的29.07%;而居民委员会管理着2.33万公顷的森林,占16.92%。图1 林地使用类型

来源: Decision No.3135/QD-BNN-TCLN dated 06th August 2015
4、森林资源变化
(1)第一时期:战争时期(1955-1975年)和经济恢复期(1975-1985年)越南的山区和林地占了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三,因此森林覆盖率必须达50%左右才能保证生态平衡,但是二战以来,越南的森林面积急剧减少。1943年越南还拥有1,430万公顷天然林,森林覆盖率达43%,经历了二十年的战争后,到1976年,森林覆盖率仅为33.8%。1975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当时整个越南由于战争的影响千疮百孔,全国陷入严重经济危机中,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因此政府鼓励广大农民开荒复垦,由此导致森林破坏继续加剧,到1985年,森林覆盖率已降至30%。所以,战争以及人民对森林的生计需求使得这一时期的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2)第二时期:革新开放时期(1986-1995年)
自1986年以来,越南效仿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实行革新开放,林业也有了较大发展。这一时期,越南国内推行了林权改革制度,实行森林私有化,提高当地农民参与林业活动的积极性,但森林面积仍在不断减少,到1990年,森林面积下降到918万公顷,覆盖率为27.2%。1980年至1990年间,越南森林面积平均每年减少10万公顷。这一时期,除南部高原和越老边境地区之外,已无大面积的森林。在革新开放的时期,由于人口压力导致了对森林的过渡垦殖开发,尤其是北部的贫困山区采用刀耕火种和移耕的生产方式,带来了诸如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火灾频发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加之越南农民日常生活对薪材有大量需求,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对森林的滥伐,短短几十年森林就减少了一半以上。
在这一时期,政府也推动了一些植树造林的项目。1989年4月,政府提出了热带林业行动计划(由一些资助国提供经费,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帮助越南发展林业),以此发动群众进行全国造林。造林树种主要有桉树、柚木、龙脑香、木麻黄、金合欢等。1992年,越南布置了全国林业发展总体任务,要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人工造林的步伐,争取早日绿化荒山,增强森林蓄养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的功能。这些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越南退化森林的恢复。
(3)第三时期:现代化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1996年至今,越南推行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路线,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1999年,越南开始实施“500万公顷造林计划”,通过人工造林和天然林恢复措施。在一系列人工造林计划的推动下,从1995年开始,越南的森林面积持续增加,覆盖率从1990年的27%上升到1999年的33.2%、2005年的37%、2010年的39.5%、2014年的40.4%(表1)。
表1 1990—2014年的森林面积变化
年份 | 总面积 | 森林类型(百万公顷) | ||
森林面积(百万公顷) | 覆盖率 (%) | 天然林 | 人工造林 | |
1990 | 9.1 | 27.0 | 8.4 | 0.7 |
1995 | 9.3 | 28.0 | 8.2 | 1.0 |
1999 | 10.9 | 33.2 | 9.4 | 1.4 |
2005 | 12.6 | 37.0 | 10.2 | 2.3 |
2010 | 13.3 | 39.5 | 10.3 | 3.8 |
2014 | 13.7 | 40.4 | 10.1 | 3.6 |
三、生物多样性
越南被公认为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典型的国家中排名第16位,具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1、遗传多样性
越南是八个动植物“原始育种中心”之一,同时共保存了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14,000种基因源,拥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2、生态系统多样性
越南的生态系统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农业和城市地区。因为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气温高,雨量充沛,所以,森林的植物和动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越南国土的四分之三都是山脉和丘陵,在农业和城市地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则较少。
越南的湿地生态系统非常多样化,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具有鲜明的特征。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沿海红树林,泥炭沼泽,泻湖,珊瑚礁以及沿海岛屿周围的海洋等。其中沿海红树林是许多本地和迁徙动物如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家园,同时也是许多水生物种如鱼,虾,蟹等的栖息地。
越南的海洋生态系统覆盖面积超过1,000,000平方千米,海洋资源特别丰富,据估计,在20个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中有大约11,000种海洋物种。
3、物种多样性
越南在物种方面也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植物有1,500多种为越南特有物种,动物中有100多种特有鸟类和78种特有种哺乳动物。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约1,000种藻类,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中发现有大约11,000种海洋物种(表2)。表2 物种信息统计表
物种类别 | 种数 | |
高等植物 | 裸子植物有 | 51种 |
被子植物 | 9,462种 | |
苔藓植物 | 793种 | |
蕨类植物 | 774种 | |
藻类 | 1,000种 | |
真菌类 | 600种 | |
哺乳动物 | 332种 | |
鸟类 | 864种 | |
爬行类 | 206种 | |
两栖类 | 209种 | |
鱼类 | 3,170种 | |
昆虫 | 7,750种 |
四、自然保护地
对保护森林来说,人类是最大的挑战,人口急剧增加带来的生物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问题导致一些自然生态体系退化,若干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减少,不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给大自然造成了不可恢复的影响。为此,越南政府采取了两项主要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森林生态系统。一为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近年来越南主要采用的保护形式,这种方法是在自然保护区建立并运行一个特种用途的森林系统,以保护重要的、敏感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为主。二为迁地保护迁地保护主要适用于一些重要物种,如具有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物种。越南最早的保护区是成立于1962年的Cuc Phuong国家公园,至今为止越南已建立了180个不用类别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30个国家公园、58个生物圈保护区、16个栖息地和物种管理区、56个风景名胜区以及20个实践研究基地,总面积达到505万公顷(表3)。
表3 越南保护地
序号 | 保护地类别 | 数量(个) | 主要保护对象 | 面积(百万公顷) | |
1 | 国家公园 | 30 | 保护植物和动物 | 1.2 | |
2 | 生物圈保护区 | 58 | 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 2.5 | |
3 | 物种栖息地保护区 | 16 | 保护动物栖息地和物种 | 0.41 | |
4 | 自然景观保护区 | 56 | 保留历史遗传 | 0.63 | |
5 | 实地研究保护区 | 20 | 提供生态旅游和研究活动 | 0.31 |
来源:越南林业科学院,2017
五、林业产业
1、木材生产
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统计数据,越南是东南亚主要的森林产品加工和制造中心。越南生产的许多木材都来自国内的种植园,如柚木种植园等。林业种植中广泛使用的树种包括雪松、金合欢、桉树、松树,以及一些热带硬木树种如非洲桃花心木、柚木和龙脑香等。越南是一个林产品出口大国,其林产品的出口额位居东南亚第一、亚洲第二和世界第五,木材和木制品占了全球木材市场6%的份额。2017年,越南林产品出口额为80.32亿美元,已超出了2016-2020年越南林业发展战略中所提出的目标。目前,越南木材企业约有4000家,其中出口木制品的企业就有1500家,美国、日本、中国是越南的三大出口市场,占越南木材和木制品出口总额的68%。在出口的木制品中,大部分为家具,其它为木片、锯材等半成品。越南的森林采伐执行《森林管理条例》和相关木材、林产品采收管理规定,力图严格控制森林尤其是天然林的采伐,目前的木材采伐几乎都来自人工林。越南政府为阻止因商业性采伐导致的森林减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将林业政策从开发转向保护。1990年初,政府禁止了原木与锯材的出口,1997年起永久禁止了特种用途林采伐,并对天然林的商业采伐规定了采伐配额。这些政策使天然林采伐从1997年的52万立方米减少到2002年的30万立方米,2007年降低至15万立方米。目前,采伐仅限于用材林,约占森林面积的40%。但是,即便有政策保护,非法采伐在许多地方还时有发生,所以实际上天然林采伐量比规定的要多,据2010年估计,每年在55-60万立方米之间。
表4 2006-2016年森林采伐面积
年份 | 森林面积/万公顷 | 采伐面积/万公顷 | 人工造林面积/万公顷 |
2006 | 12.616.700 | 1,900 | 2,300 |
2010 | 13.388.075 | 2,900 | 3,100 |
2016 | 14.061.856 | 3,600 | 3,900 |
来源:越南林业局(2017)
2、非木材林产品
热带季风气候及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越南丰富多样的植物区系,也孕育了大量的非木材林产品。越南的竹林面积将近1,489,000公顷,其中天然竹林1,415,500公顷、人工竹林73,500公顷,竹子种类达200种以上。越南境内有3,800多种草本本植物,1,000种以上的木本植物,40种藤本植物可供提取精油、树脂、单宁酸等。越南非木材林产品主要分为六类:(1)纤维产品类:主要是竹类、藤类及叶类等;(2)食品类:包括竹笋、蔬菜、水果、谷物、香料、蜂蜜及可食用的昆虫等;(3)药用植物类;(4)芳香物料类;(5)萃取产品类:包括树脂、香精油及燃料等;(6)森林动物、鸟类、昆虫及其产品和其他产品。其中竹藤类产品是越南最具有经济价值的非木材林产品,蜂蜜、药材、树脂等则对当地群众生活有着巨大影响。政府专门设有针对非木材林产品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规章制度来实现非木材林产品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发布鼓励森林投资和开发的政策,给予林地所有者优惠和减税措施等。
六、林业管理
1、管理体制
越南于1976年成立林业部,负责全国整体的林业工作。1995年进行体制改革后,将农业部、林业部和食品工业部合并为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设23个分局,其中林业局作为副部级部门,下设林业司和森林保护司。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直接管理林业部门,总理对指南、重要政策和部门的组织机构进行审批,其他与该部门直接相关的政策由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签署。2、管理机构
越南林业局主要负责在管理中给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提供建议,协助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执行全国范围内林业方面的管理任务,指导其管理范围内的公共服务活动,比如管理全国的造林、木材生产、森林工业、森林资源保护、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执法等工作。省一级设置林业厅和林业保护厅,主要负责林地管理开发、森林保护、林业技术推广等工作;区一级设置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和林业保护局,负责管理地区林业事务、监测相关林业活动,并提供技术指导等工作;社区一级有社区林业员工和护林员(图2)。
图2 越南林业管理机构一览图

来源:越南林业局,2013
3、林业政策与法规
《土地法》和《森林保护与发展法》是越南最重要的两个管理森林所有权和使用的法律。《土地法》规定了土地权属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森林保护与发展法》则主要涉及森林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1987年越南政府出台了首部《土地法》,后经过多次修订补充。2003年11月29日,越南第四届会议国民议会通过了第四部《土地法》,并于2004年7月1日生效。《土地法》规定政府拥有全部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代表全国人民统一管理土地使用权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土地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该法适用于:(1)作为全民土地所有权代表行使权利、履行职责以及开展统一的土地管理任务的机构;(2)土地使用者;(3)参与行政管理的其他单位。
越南国民议会在2004年12月3日第六届会议上通过的《森林保护与发展法XI》,取代了1991年制定的《森林保护与发展法》,并于2005年4月1日生效。该法规定了森林的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森林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等,适用于政府机关、国内组织、家庭和个人,海外越南人以及参与森林保护和发展的外国组织和个体。
此外,2008年11月13日,越南十二届国民议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法》,并于2009年7月1日生效。该法律规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组织、家庭和个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于越南境内的组织、家庭和个人、海外越南人、外国组织和个人开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活动。
2010年9月24日,越南政府发布了《环境服务付费政策法令》,于2011年1月1日起生效。该法令规定了越南境内的森林环境服务的付款政策(PFES)。
2011年11月25日第八届国民会议上发布了完成“500万公顷造林项目”的决议(NO.18/2011/QH12号),继续实施有关林木开发项目的机制和政策。在2011-2015年期间,根据总理颁布的有关投资基金分配的规则、标准和规范的第60/2010/QD-TTg号决策 (2010年9月30日),完成了森林保护与发展的任务;同时决定了有关2007-2015期间森林开发政策147/2007/QD-TTg(2007年9月10日)和147/2007/QD-TT号文件,以及总理决定进行修订和增补的66/2011/QD-TTg号文件(12月9日)。
七、林业科研机构
成立于1961年的越南林业科学研究院是全国主要林业研究机构,当时叫越南森林研究所。经过不断的发展,先后成立了三个所,即1972年成立的林业研究所,1974年成立的森林工业研究所,1981年成立的林业经济研究所。到1988年,这三个所重新合并为越南森林科学研究所。2011年11月25日,越南总理签署第2099号/ Q-TTG命令,改其为越南林业科学研究院(VAFS),并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部下属的一个特殊科研机构进行运作管理。农业和农村发展部于2012年5月18日颁布第1149号/ QD- bnn-tccb决定,规定了越南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功能、职责、权力和组织结构,并于2012年7月16日颁布第1656号/ QD-bnn-tccb决定,规定了越南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条例和运作细则。1、组织机构
越南林业科学研究院包括4个行政部门、4个研究所、3个研究中心、2个区域性机构和4个区域中心。现有员工477人,其中副教授6人,理学博士1人,博士31人,博士研究生40人, 理学硕士和在读理学硕士100人,工程师和大学毕业生230人。表5 越南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组织结构
A | 行政管理部(4个) |
1 | 人事组织和行政部 |
2 | 科学与规划管理部 |
3 | 研究生和国际合作部 |
4 | 财务会计部 |
B | 研究机构和研究中心(7个): |
1 | 造林研究所(SRI) |
2 | 森林工业研究所(FIRI) |
3 | 林木改良和生物技术研究所(FTIBRI) |
4 | 森林生态与环境研究所(FEERI) |
5 | 林业经济研究中心(FERC) |
6 | 森林保护研究中心(FPRC) |
7 | 非木材森林产品研究中心 (NTFPRC) |
C | 区域研究所和研究中心(6个): |
1 | 南越森林科学研究所(FSISV) |
2 | 中越高地及南部森林科学研究所(FSICHSCV) |
3 | 越南西北部森林科学中心(FSCNWV) |
4 | 北越中部森林科学中心(FSCCNV) |
5 | 越南东北部森林科学中心(FSCNEV) |
6 | 中越北部森林科学中心(FSCNCV) |
来源:越南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2、机构职能
越南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机构职能主要是:(1)就森林研究、开发和拓展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转让、研究生培养、国际合作、咨询服务等相关业务。(2)向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提供关于林业研究战略方向的意见,包括长期计划,含五年计划、年度方案等,以解决在研究、技术开发和实施此类方案或项目过程中所发现的林业问题。3、研究领域
越南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热带森林的造林学和生态学;通过种植、提高肥沃度、改善和促进自然再生以实现越南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方面的工艺和技术;动植物遗传改良;林木遗传育种,包括种子园的管理、林木种子的选择、种子贮藏和保存等;改进和应用林业生物技术;确定植物个体和种群的生理与生态特征;开发森林生态恢复的方法,以保护和保持特定森林生态系统;开发森林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方法;评估和预测气候变化对森林环境影响;开发非木材林产品经营、种植、收获、加工和保存方面的技术;研究森林保护机制,以减少或降低害虫、昆虫和火灾对森林的影响;制定相关的林业政策,以惠及林业经济、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林产品营销以及依赖森林的社区的社会经济利益;开发机械化生产系统,主要应用于苗圃生产和室外作业,包括种植、管理、收成和运输,以及林产品的加工和保存。4、重点任务
越南林业科学研究院的重点任务涉及:开展重要科学与技术研究;评估重点林业经济项目;发展林业技术;制定与林业有关的法规、程序、经济技术标准;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并以此提升森林科学人才队伍的质量;开展国际合作并加入科学林业研究组织,与类似组织及其科学家建立关系网络;对实际应用于林业和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研究成果进行技术转让和推广;根据要求承担咨询顾问工作,做好评估、监测;出版与科学、技术和环境相关的图书和期刊,更广泛地传播信息和维护网站;承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规定的相关职责。八、林业教育
在越南的大学中,主要有七所大学和学院参与了本科、研究生的农业和林业教育,分别是越南林业大学、河内农业大学、太原大学的农业和林业学院、顺化大学的农业和林业学院、西原大学的农业和林业学院、胡志明市农林大学和芹苴大学农业学院。除属于农业部和农村发展部的林业大学以外,其他所有大学都由越南教育与培训部直接管理。胡志明市农林大学是越南最好的国立大学,河内农业大学和芹苴大学农业学院只提供农业项目,林业大学只提供林业项目,其他大学同时提供农业和林业项目。其中林业大学、太原大学的农业和林业学院、顺化大学的农业和林业学院、西原大学的农业和林业学院和胡志明市农林大学都是社会林业培训网络的成员。
越南林业大学成立于1964年8月19日,在越南是一所著名的、具有高度声誉的大学,在林业、森林资源管理、环境、农村发展等领域开展了多样化的培训和教育活动。目前,该大学有超过16000名学生,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有22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专业,4个博士级专业。主要校区位于河内Chuong My区Xuan Mai镇,第二个校区(建于2008年1月)位于Dong Nai Province市的Trang Bom镇。其它大学的信息如表6所示。
表6 越南主要的林业大学
序号 | 名称 | 成立时间 | 下属院系及教师 | 专业及学位 |
1 | 胡志明市农林大学 | 1955年 |
12个院系 505名教职工 |
本科及硕士、博士培养 |
2 | 越南林业大学 | 1964年 |
4个学院和5个研究所 460名教职工 |
本科及硕士、博士培养 |
3 | 顺化大学 | 1983年 |
13 个院系 450 名教职工 |
本科及硕士培养 |
4 | 太原大学 | 1970年 |
20 个院系 415名教职工 |
本科及硕士培养 |
来源:教育和培训部(2017)
参考文献:
[1] 对外投资合作过指南[R].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017,2-68[2] Nguyen Dinh Hai, Nguyen Trong Dien. Vietnam Forestry and Forest Management An Overview [R]. Kunming: APFNet-KTC,2013:1-17
[3] Forest resources and forestry in Vietnam, Luong, Thi Hoan. Journal of Vietnamese environment[J],2014,6(2):171-177
[4] 谢声信.越南的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1997(05):62-65
[5] Le Bao-Thanh,颜学武.越南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12,39(4):76-79
[6] Bai giand tap huan da dang sinh hoc[M]. Claude Hamel University Quebec Mortreal, 2002
[7] 李君.越南生态环境面临危机[J].东南亚纵横,1986(01):13-15
[8] 陈文.越南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J].东南亚纵横,2003(08):16-22
[9] 曹云华.越南的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j].珠江经济,2008(08):62-70
[10] Luong, Thi Hoan. Forest resources and forestry in Vietnam[J].Vietnamese environment, 2014,6(02):171-177
[11] 黄河.区域公共产品与区域合作:解决GMS国家环境问题的新视角[J].国际观察,2010(02):73-78
[12] 阮成俊,何龙喜,叶建仁.越南主要森林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治策略[J].专论综述,2014,28(5):6-11
[13] 陈文.越南的环境管理及保护[J].东南亚,2003(02):16-23
[14] 李凌超,刘金龙,孙伟娜等.森林转型理论研究进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54-58
[15] MARD.(2011) 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result of the five million hectare new afforestation project and the forest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in the 2011-2020 periods. No 243, 26th October 201Nghia, N.H. (2003) Conservation of Forest Genetic Resource in Vietnam. The XII World Forestry Congress, Quebec City, Canada.
[16] FAO.(2014)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15 country report: Vietnam,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e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Bangkok. 4-85
[17] 赵霞,白嘉雨.越南的国家公园[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4): 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