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森林管理与林业发展
一、概述
澳大利亚(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位于欧亚非大陆板块的东南方,南纬10°41'-43°39',东经113°09´-153°38´,东面濒临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南、北三面均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国土面积为769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六,海岸线长36,735千米。全国由6个州和两个地区组成,六个州分别是1901年之前曾各自独立的英国殖民区,其他没有被当时的殖民区管辖的地方在1901年之后就成为联邦政府直接管辖的领地,分别是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北领地和澳大利亚首都领地,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也是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多个民族形成了多元文化,据2018年统计,澳大利亚人口达2,510万。
1、社会经济澳大利亚(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位于欧亚非大陆板块的东南方,南纬10°41'-43°39',东经113°09´-153°38´,东面濒临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南、北三面均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国土面积为769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六,海岸线长36,735千米。全国由6个州和两个地区组成,六个州分别是1901年之前曾各自独立的英国殖民区,其他没有被当时的殖民区管辖的地方在1901年之后就成为联邦政府直接管辖的领地,分别是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北领地和澳大利亚首都领地,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也是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多个民族形成了多元文化,据2018年统计,澳大利亚人口达2,510万。
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农牧业很发达,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农牧业用地4.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作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全球第12大经济体、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其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因此也被称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黄金业发达,已经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产金大国。自19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经济经历了重大结构性调整,农牧采矿业已成为传统工业,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旅游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目前服务业已成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占GDP70%左右,产值最高的行业是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1991年到2017年,澳大利亚经济的实际年增长率达到3.2%,高于同期美国(2.5%)、英国(2.1%)、法国(1.6%)、德国(1.4%)和日本(0.9%)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增长率,澳大利亚人口不是很多,当前的人均GDP较高,2019年全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19948.74亿澳元,约合1.4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5.4万到5.5万美元之间(同期加拿大和德国的人均GDP都在4.6万美元左右,英国人均约为4.23万美元,法国和日本的人均GDP略微超过4万美元),在发达国家中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
2、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地势最平、海拔最低的大陆,也是地貌变化最少的地区之一。澳洲大陆形成于千百万年前,拥有古老而独特的地理特征。大部分陆地的海拔较低,只有不到1%的地区海拔在一千米以上,新南威尔士的雪山海拔也仅有两千米左右,其最高峰科修斯科峰海拔2,228米。澳洲大陆可分为三块:西部大高原,中部低地和东部高原。西部大高原和中部低地的大部分地区地势较平,东部高原则包含了近海处陡峭的悬崖、高原,和延伸向澳洲大陆腹地的缓坡。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多样,北部地区为热带气候,中部干旱,南部地区则为温带气候。澳洲还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之一,80%的地区年均降水量不到600毫米,一半地区则不到300毫米。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一月份平均气温超过30°C。北部冬季温和,南部温度较低,然而只有在高海拔地区才会出现北欧或北美那样的低温。在部分地区,降水量和温度都随季节波动较大。
3、自然资源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仅矿产资源就有70余种,其中,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储量35%,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其他矿产资源如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的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的铝和黄金出口国。已探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为:铝矾土约31亿吨,铁矿砂153亿吨,烟煤5,110亿吨,褐煤4,110亿吨,铅1,720万吨,镍900万吨,银40,600吨,钽18,000吨,锌3,400万吨,铀61万吨,黄金4,404吨。澳原油储量2,400亿公升,天然气储量13,6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量1,740亿公升。
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发达,是当前世界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此外小麦、大麦、棉花、高粱的产量也较高。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捕鱼区面积比国土面积多16%,是世界第三大捕鱼区,海水、淡水鱼以及甲壳及软体类水产品的品种均超过3,000种,其中已进行商业捕捞的约600种,成为对虾、龙虾、鲍鱼、金枪鱼、扇贝等的主要出口国。
二、森林资源
1、基本情况
根据澳大利亚农业部最新的2018年森林状况国家报告(每五年一次统计,1998,2003,2008,2013,2018)统计,森林面积共有1.34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17%,其中天然林(原生林)面积为1.32亿公顷(98%),商业人工林(商用林)有195万公顷,47万公顷为其他森林。澳大利亚的森林面积占了世界森林面积的3%,居全球第七位。其中昆士兰州拥有全国最大的森林面积,约5,180万公顷,占澳大利亚森林面积的39%,其次是北方领地拥有2,370万公顷森林,占18%,西澳大利亚州有2,100万公顷森林,占比16%,新南威尔士州拥有2,040万公顷森林,占15%,这几部分占了大半的森林面积,森林面积最小的是首都领地,仅为14万公顷。澳大利亚不常测算森林立木蓄积,自从1992年资源评估委员会收集整理了商业立木蓄积数据以来,澳大利亚没有再做过全国范围的评估,非商业用途的立木蓄积相关数据更是稀少。
2、森林类型
澳大利亚的森林主要分为原生林(占比98%)、商用林(1.5%)和其他类型森林(0.4%),其中原生林又分为八种类型:金合欢树林、澳大利亚柏、木麻黄、桉树、红树林、白千层属灌木、雨林和其它天然林,金合欢树林和桉树林的面积超过原生林总面积的80%。桉树是澳大利亚最有代表性的林木,桉树分三大属及一共900余种,几乎所有的桉树树种都是澳大利亚本土品种。商用林指种植用于木材生产的人工林,是商业木材产品的主要来源,剩下的来源还有硬木人工林,主要为速生桉树,和软质木人工林,主要为松树。其他森林包括以非工业为主的小面积人工林和其他类型的人工林地,比如檀香木人工林、小型农场、农林复合经营的人工林等。
3、林地权属
森林的所有权分为公有或私有两种形式,原生林共有六种权属类型:多种用途公有林、自然保护区、其他公有林、私有林、租赁林和权属不明林。多种用途公有林是澳大利亚各州公有林和木材储备林;自然保护区是正式用来保护环境、休闲娱乐的土地,包括自然公园、保护地、州及政府休闲保护用地;其它公有林是用于多种用途的公有林,包括设施、科研、教育、牲畜通行道、采矿、防御、水库周围水土保持;私有林指私人拥有的森林;租赁林指公有土地(属于国家、州或政府的土地)上的森林由私人管理;权属不明林是指由于信息不足、无法判定权属的森林。
在澳大利亚1.32亿公顷的天然林中,公有林包括980万公顷(7.4%)自然保护区、2,170万公顷(17%)多种用途公有林、和其它公有林,共计天然林的33%,而其余67%天然林则为私人管理的2,170万公顷(36%)租赁林和4,100万公顷(31%)的私有林,因此总共有8,820万公顷(67%)的天然林处于某种形式的私人管理(见表1)。
表1 澳大利亚的森林权属
权属 | 面积(单位:1000公顷) | 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
多种用途公有林 | 9,772 | 7 |
自然保护区 | 21,719 | 17 |
其他公有林 | 11,042 | 8 |
私有林 | 41,031 | 31 |
租赁林 | 47,246 | 36 |
权属不明林 | 805 | 1 |
总计 | 131,615 | 100 |
从2000年以来,澳大利亚的森林面积经历了先下降后持续增长的变化,其中2008年下降至最低点,2005-2008年间,澳大利亚的森林总面积从12,500万公顷减少到12,320万公顷,一共减少了180万公顷,主要原因有土地使用方式的改变、及一些短期原因如旱灾和火灾。2008年后森林面积开始逐步增加,至2011年已经达到12,470万公顷并在近年保持不变,2011年至2016年,森林面积净增加390万公顷。森林面积的增加是由于进行林地清理、农地森林化、种植林木到沙漠和荒地以及培育经济林等。
除了保护天然林面积使其持续增加外,澳大利亚一直重视培育商用木材生产的经济林,希望在保护原生林的同时能满足国内林业发展的需求。全国12,260万公顷天然林中,共有3,660万公顷适合商业木材生产。从2005年以来的十余年间,适合采伐的天然林面积有所减少,与此同时人工林面积有所增加,从2005-06年间的180万公顷增加到2010-11年间的200万公顷并于近年间保持不变。
三、生物多样性
澳大利亚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物种具有古老性、特有性和原始性的特点。澳大利亚大陆在很早的地质年代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中,但动植物没有同其他大陆完全隔离;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单一,变化不大,加之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使得动植物演化很慢;同时没有高级野生哺乳动物,尤其是没有狮子、老虎、豹子等猛兽,很多动物没有天敌,人类开发也晚,许多古老的动物容易存活下来。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大概有80%以上的开花植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青蛙,以及大部分的淡水鱼和近一半的鸟类都是澳大利亚特有;海洋中有4,000种鱼类、1,700种珊瑚、50种海洋哺乳动物和各种海鸟,在南澳大利亚水域发现的大多数海洋物种在其他地方也都没有,这里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
1、植物
澳大利亚现有2万种维管植物和14,000种非维管植物、25万种真菌和3,000多种地衣,大部分是南半球的稀有物种。整个大陆从内陆沙漠再到东南部的崇山峻岭,从沿海平原到茫茫沼泽,从热带雨林、温带雨林到草原、密灌丛、高山植被等,囊括了各种类型的植物。澳大利亚的陆地植物群划分为30个主要的植被群和67个主要的植被亚群,广泛分布在干旱的西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和西部的丘状草原,占原生植被的23%,还有39%的原生植被被桉树、金合欢覆盖。
维管植物主要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除11%属归化种外,其余全部为澳大利亚特有种。被子植物中含有许多单子叶植物,最具代表的是禾本科植物,包括了大量物种,从热带的白竹到干旱地区的刺毛竹都有;还有800多种兰花,大部分是落叶植物,这些物种中有四分之一都是附生植物,其他代表性的科还有莎草科、鸢尾科、血皮草科、露兜树科植物等;双子叶植物是最具多样性的被子植物,在澳大利最丰富的树种主要来自豆科(占澳大利亚植物总数的12%)、桃金娘科(占9.3%)、菊科(占8%)和山龙眼科(占5.6%),豆科的金合欢在澳大利亚就有超过800种,是澳大利亚的国花,一半以上分布在西澳;桃金娘科多以木本物种为代表,最出名的是桉树,也是澳大利亚的国树。裸子植物主要包括苏铁和针叶树,苏铁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部和北部,西南部和中部很少,一共有3科4属69种,本土的针叶树一共有3科14属43种。蕨类植物澳大利亚有30科103属390种。
非维管植物中藻类是一群种类繁多的光合生物体,澳大利亚大约有10,000到12,000种,但是很多都没有记录;苔藓类是原始的陆生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寒温带和山地地区,一些特殊物种在干旱区也有分布,记录已确认的苔藓种类接近1,000种;澳大利亚的真菌大约有25万种,但只有5%被命名描述过,除了常见的植物病原体外,对大多数物种的分布、特征、栖息地都缺乏了解研究;地衣是由子囊菌和单细胞绿藻组成的复合生物,澳大利亚共有3,238种地衣,其中有422个属34%的物种为特有种。
2、动物
澳大利亚的动物种类繁多,有378种哺乳动物,828种鸟类,300种蜥蜴,140种蛇和两种鳄鱼,大多是澳大利亚特有,这种高度的地方性现象可以归因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哺乳动物近一半是有袋类动物,其余的都是胎盘哺乳动物和单孔目动物,最著名的动物有袋鼠、考拉、针鼹、澳洲野狗、鸭嘴兽、沙袋鼠和袋熊。澳大利亚有140多种有袋动物,包括袋鼠、沙袋鼠、考拉、袋熊和袋獾,袋獾目前只在塔斯马尼亚岛发现;澳大利亚本土有55种不同的袋鼠,在大小和重量上差别很大,从半公斤到90公斤不等。澳洲野狗是澳洲本土的野狗,也是澳洲最大的食肉哺乳动物。澳大利亚有一类独特的单孔目动物群,为卵生哺乳动物,通常被称为“活化石”,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鸭嘴兽。在澳大利亚列出的828种鸟类中,大约有一半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地理隔离也促进了不寻常鸟类的发展和生存。这些动物从微小的食蜜雀到巨大的、不能飞的鸸鹋都有,澳大利亚的毒蛇种类比任何其他大陆都多(世界上25种最致命的蛇中有21种)。澳大利亚多样化的海洋养活了世界上22,000种鱼类中的4,000种,以及世界上58种海草中的30种。
3、珍稀濒危物种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和农业发展,大面积的土地开荒,栖息地在持续减少,通过对比参考《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物种保护的恶化情况,澳大利亚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流失严重程度位列第二,占全球流失总量的5%-10%,很多物种从无危升至近危,从易危升至濒危,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物种数量减少,栖息地分散,基因多样性消失,最终导致物种灭绝。澳大利亚濒危动物是指在澳大利亚发现的濒临灭绝的鸟类、鱼类、青蛙、昆虫、哺乳动物、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类和亚种。根据1999年澳大利亚联邦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案(EPBC法案)公布的(每10年一次)名录,受威胁的动植物物种见下表:
表2濒危植物列表
等级 | 数量 | 代表物种 |
灭绝 | 37 | Acacia kingiana、Caladenia brachyscapa |
极度濒危 | 191 | Abutilon julianae、Clausena excavata、Prasophyllum olidum |
濒危 | 557 | Chorizema varium、Melaleuca sciotostyla、Zieria lasiocaulis |
易危 | 588 | Grevillea quadricauda、Lindsaea pulchella var. blanda |
总计 | 1373 |
表3 濒危动物列表
等级 | 类别 | 数量 | 代表物种 |
灭绝 |
蛙类 鸟类 哺乳类 其他 |
4 22 27 1 |
胃育溪蟾、孵溪蟾 绿头辉惊鸟、短翅刺莺 盖氏袋鼠、荒漠袋鼠 佩德湖钜蚓 |
野外灭绝 | 鱼类 | 1 | 佩德南乳鱼 |
极度濒危 |
鱼类 蛙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其他 |
7 15 10 17 10 30 |
银鲈、粗体澳洲躄鱼 黄斑响铃树蛙、科罗澳拟蟾 短鼻剑尾海蛇、白喉癞颈龟 弯嘴滨鹬、黄腹长尾鹦鹉 圣诞岛白齿鼩、昆士兰毛吻袋熊 澳大利亚麦龙虾、豪勋爵岛竹节虫 |
濒危 |
鱼类 蛙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其他 |
19 10 20 55 38 22 |
小鳍皱鳃鰕虎鱼、溪硬头鱼 布罗雨滨蛙、巨横斑蟾 蠵龟、棱皮龟 短尾草鹩莺、褐麻鳽 短鼻大袋鼠、虎纹袋鼬 高山石蝇、 |
易危 |
鱼类 蛙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其他 |
24 12 31 63 59 13 |
齐氏裸臂躄鱼、噬人鲨 日落澳蟾 巴克利棘蛇、海龟 红尾黑凤头鹦鹉、安岛信天翁 宽足袋鼩、塞鲸 吉普斯兰大蚯蚓 |
受保护 | 鱼类 | 8 | 大西洋胄胸鲷、路氏双髻鲨 |
总计 | 518 |
澳大利亚的保护区包括英联邦和离岸保护区,由澳大利亚政府管理,澳大利亚的六个州和两个自治领地都有自然保护区分布,覆盖了澳大利亚陆地面积的895,288平方公里(345,673平方英里),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1.5%。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保护程度最高,约占其领土的55%,其次是塔斯马尼亚岛和南澳大利亚岛,分别为40%和25%。保护程度最低的是昆士兰州和北部地区,不到6%。在所有的保护区中,有三分之二被认为是严格保护的(IUCN I - IV类),其余大部分是管理资源保护区(IUCN VI类)。澳大利亚超过80%的保护区是由澳大利亚政府或州政府和属地政府公有和管理的。保护区的第二大组成部分是土著保护区,只有0.3%是私有的。根据管理方的不同,保护地分为四大类:
第一:由政府管理的保护地,由以下几种类型组成:
(1)国家公园:一共有7个,分别为Booderee国家公园、圣诞岛、Kakadu国家公园、诺福克岛、Pulu Keeling国家公园、Uluru-Kata Tjuta国家公园和皇家国家公园(位于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大利亚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第二个国家公园)。
(2)国家遗迹:国家遗产名录是2003年时澳大利亚对国内具有突出遗产意义地点的记录名单, 包括自然和历史遗迹,也包括了对澳大利亚土著文化有意义的地方,其中有些地点也被列入了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3)植物园:一共有3个,分别是澳大利亚国家植物园、Boderee植物园和诺福克岛。
(4)南极特别保护区:截止到2014年,一共有12个南极特别保护区
(5)南极特别管理区:截止到2014年有1个特别管理区域Larsemann山。
(6)英联邦海洋保护区:是根据1999年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 (EPBC)建立的,分为5个区域共57个保护区,其中北部海域8个,西北部13个,东部8个,东南部14个,西南部14个。
(7)Calperum和Taylorville保护站:位于南澳,是由私人和政府共同出资购买,Calperum站在1993年由芝加哥动物学会购买,Taylorville站在2000年由澳大利亚景观信托基金会购买,所有权归国家公园所有。
第二:由政策规定和国际义务需要保护的保护地有四个类型
(1)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区:截止2020年4月,有20个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比如哺乳动物化石遗址、大堡礁、麦克唐纳群岛等。
(2)土著保护区: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与政府达成协议,被政府正式列为保护区体系的一类保护区,根据2019的统计,一共有75个,占地约6.7亿公顷。
(3)生物圈保护区:一共有15个,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计划。
(4)国际重要湿地:由于澳大利亚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湿地具有代表性、稀有性和独特性,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列入湿地公约名单的一共有65个湿地。
第三:由澳大利亚各州和属地管理的保护区,一共有8个,分别是堪培拉地区、新南威尔士保护区、北部地区、昆士兰保护区、南澳地区、塔斯马尼亚保护区、维多利亚州保护区和西澳保护区。
第四:其它,如一些鲸鱼保护区等。
五、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澳大利亚用于木材及加工品生产的原生林主要为分布在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和西澳大利亚各州的多用途公有林。现在的木材总消费量大约有1,900万立方米,锯材和原木大多用于供应国内制材厂,其中建筑业是最大的木材消费市场,80%的针叶林都用于房屋建筑。2006至2011年间,澳大利亚每年采伐的多用途公有林面积从11.7万公顷减至7.9万公顷,减幅达32%,受此影响,出自天然林的锯材和浆料原木产量也有所减少。但期间人工林锯材和浆料原木的产量有所增加,2010-11年间,全国76%的原木产自人工林。另外,澳大利亚《全国人工林清单》显示,人工林包含了103万公顷的软质木林(主要树种为松树)和98万公顷硬木林(主要树种为桉树)。
2012年度,澳大利亚林业总附加值(以基础价格计)达到12.65亿澳元。2016年原木总产值创造新高,首次超过23亿澳元,而在2006年总产值仅为17.1亿澳元。2006到2011年期间,锯材实际产值从37亿澳元增加到38亿,人造板实际产值从15亿增加到16亿,纸与纸板从96亿增加到109亿,制浆木材从1.31亿增加到1.89亿。
最新的非木质林产品(NWFPs)的年产值估价为1.98亿澳元,相比2006-07年度的1.26亿有所增加。这次统计的非木质林产品包括了鳄鱼、鹿、野猪、桉树油、茶树油、野生食品、檀香油、蜂蜜和蜂蜡、松露等。在澳大利亚,由于相关产业的规模较小而且比较分散,关于非木质林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的信息较难获取。
1、木材加工与生产
澳大利亚通常将林产品划分为锯材、人造板、纸板和纸类。随着森林保护意识的上升,天然林木材生产受到进一步限制。2007年度,全国原木总产量的31.4%(即860万立方米)为产自天然林的硬木,然而2010-11年度,这个比例下降到了23.8%(630万立方米),减幅约为26%。此外,产自人工硬木林的原木产量则有所上升,从2006-07年度的410万立方米增加到2010-11年度的53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天然林木材生产受限也导致其产出的硬木锯材减少。2015-16年度硬木锯材产量相比十年前减少了44.3%。另一方面,软质木锯材生产则几乎完全依赖于人工林,因而受到的影响较少。2005-06年度,全国软质木锯材总产量为500万立方米,2015-16年度则为510万立方米,到了2017年,从经济林采伐的原木占原木总量的87%,产值比2016年增长了11%,从原生林中采伐的原木较之十年前减少了一半,只有430万立方米。锯材产量则是逐年增加,2017年达520万立方米;人造板包括中密度纤维板、刨花胶合板和胶合板,在2012年出现大幅下降后又呈不断增长的趋势,2017年达170万立方米;纸板和纸类也是继2012年后开始不断增加,2017年达320万吨。整年的林业产值达26亿澳元,突破了近10年的记录。
2、木材进出口
根据澳大利亚农业水力资源经济局2017年的报告,木制品出口近几年一直呈现增长趋势,2015-16年度,澳大利亚木材和纸产品总出口额为31亿澳元,总进口额为55亿澳元。表1列出了2005-06年度与2015-16年度多种木材的进出口额,到了2017年上涨11%,首次突破35亿澳元,木制品制造业年销售额及服务收入达到237亿澳元,商业硬木和软木的采伐量创下了2880万立方米的新纪录。
表1 木材进出口信息
年份 | 木材类别 | 出口额 (澳元) | 进口额 (澳元) |
2005-06 | 原木 | 8,240万 | - |
2005-06 | 锯材 | 12,100万 | 41,940万 |
2005-06 | 人造板 | 18,020万 | 22,940万 |
2005-06 | 纸与纸板 | 6,110万 | 218,700万 |
2005-06 | 回收纸 | 14,010万 | - |
2005-06 | 碎木片 | 83,900万 | - |
2005-06 | 其它产品 | 19,850万 | - |
2005-06 | 混杂林产品 | - | 54,330万 |
2005-06 | 纸制品 | - | 42,580万 |
2005-06 | 纸浆 | - | 22,500万 |
2015-16 | 原木 | - | - |
2015-16 | 纸与纸板 | 89,800万 | 22亿 |
2015-16 | 纸制品 | - | 66,200万 |
2015-16 | 锯材 | - | 55,500万 |
2015-16 | 人造板 | 6,600万 | 48,900万 |
2015-16 | 碎木片 | 11亿 | -. |
来源:澳大利亚统计局
六、林业管理1、林业管理机构
澳大利亚的林业政策在国家、州和领地各级政府制定和执行的,州政府和领地政府对森林管理负主要责任,且在不同的州和领地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在昆士兰州就称为基础林业部,在新南威尔士州就称为林业局,各州和领地通过制定经营计划、实践准则和造林体系对多用途林进行管理,使森林采伐、更新、经营都有了准则。
(1)国家级林业管理机构:
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之经济学与科学局
ABARES是澳大利亚农业和水资源部所设的科学与经济学研究机构,负责独立进行专业、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分析,并为与澳洲农业、渔业及林业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及公司的管理层提供建议。
澳大利亚农业与水资源部—林业
该部门一共有约5,000名员工,主要负责促进高产、经济效益好、有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的林业发展。
澳大利亚环境与能源部
该部门负责设计与实施中央政府关于环境、水资源和重要遗产的保护相关的政策和项目,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保证澳大利亚充足、稳定和廉价的能源供应。
(2)州级林业管理机构:
环境计划与可持续发展局
环境与计划局以保护澳大利亚首都特区的环境为目的,负责自然保护立法、制定策略、项目、信息发布等工作。
新南威尔士林业公司
新南威尔士林业公司是州内规模最大的商业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新南威尔士州200万公顷林区休闲、环境保护、可持续木材生产相关工作。
环境与自然资源局
DENR于2016年由北领地政府建立,旨在综合保护北领地内的环境与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资源管理和环境相关问题。
农业与渔业局
DAF在昆士兰州设有92处办公室,主要负责领导州内农、渔、林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为当地经济和居民带来效益。
南澳大利亚第一产业和地区
南澳大利亚第一产业和地区是南澳大利亚州政府的一个重要经济发展部门,其林业部门与当地企业及社区合作,促进南澳大利亚州林业和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并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产业公园水资源与环境局
第一产业公园水资源与环境局主要负责塔斯马尼亚州内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旨在促进塔斯马尼亚州社区和经济发展。
环境土地水资源计划局
环境土地水资源计划局管理维多利亚州内的公园和保护地、公有森林、河流、海岸和海洋环境,并与维多利亚公园、维多利亚森林、水资源管理部门和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合作。
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和景区局
该局侧重促进西澳大利亚州重点自然景区的旅游业发展,为企业投资与合作创造机会,同时保护环境。在具体工作中结合环境保护科学,以增进对西澳大利亚州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并分享相关信息。
2、森林管理的林业政策与法规
澳大利亚全国性的森林政策主要有1992年制定的《全国森林业政策声明》和《澳大利亚的人工造林:2020年规划》。在1992年政策的基础上,澳大利亚花费10年时间出台并执行了一系列《地方性森林协议》,着力在天然林的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间实现平衡。
(1)《全国森林政策声明》
澳大利亚森林管理以1992年颁布的《全国森林政策声明》为方向。中央、州及领地政府致力于全国森林的可持续管理,包括位于公有和私有土地、保护地内及商业用途的所有森林。该声明为森林管理提供框架,以此为依据发现环境变化压力并有所应对,以保证人民从森林和森林资源中获得最大利益。NFPS也反应了由澳大利亚中央政府、各州和领地及地方政府签订的《政府间环境条约》中的内容。该条约响应当前环境保护和发展项目,包含了一系列咨询和合作以促进澳大利亚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全国森林政策声明》则包含了澳大利亚政府对森林管理的计划、相关目标和政策措施。各级政府的一部分已经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很多《全国森林政策声明》提出的政策措施。最后,《全国森林政策声明》也规定每五年起草发布一份全国森林状况报告。
(2)《地区森林条约2002》
《地区森林条约2002》要求各州森林部门建立一个综合、对外公开的信息库以支持国家和地区相关机构监控和报告森林状况。
该条约的主要目标为:使《地区森林条约》中规定的中央政府应承担的义务生效;使《全国森林政策声明》中的部分内容生效;支持森林与木材产品委员会的运行。
(3)《澳大利亚可持续森林管理标准与指标框架2008—政策指南》
这是澳大利亚第二个可持续森林管理标准与指标框架。它包含了七大标准,44项指标,制定时考虑了澳大利亚现行的国家与地方法规与政策及国际条约,包括《全国森林政策声明》。在制定和实施各项指标时采用了如下原则:预防原则、不同代人之间的平等原则、公众参与、透明与信息公开、国际优秀公民、使用者支付、及产业和地区发展。该框架包含的标准呈现了澳大利亚人民想要保护的森林多种价值,其指标则用于衡量这些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改变。这些标准和指标将用于评估澳大利亚在可持续森林管理方面的进步。
(4)《全国原住民林业战略》
2005年,澳大利亚中央政府颁布了《全国原住民林业战略》,主要目的为鼓励原住民中的土地拥有者与林产业建立商业伙伴关系。这样的伙伴关系能给原住民社区及森林和木材产业带来长远的利益。
《全国原住民林业战略》指出以下几个实施更具综合性的林业研究和发展计划的关键要素:在做研究和实施发展目标时,重点关注原住民社区对林产业的特殊要求;帮助原住民社区把研究和发展成果融入到森林管理和林业活动中;明确和控制研究资金源头。
(5)《澳大利亚天然植被框架》
该框架主要用来指导相关部门可持续管理天然植被,并提出改进全国范围内天然植被覆盖范围、连续性、状况和功能相关目标。
(6)《非法伐木政策》
在2012年11月,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2012年禁止伐木法案》,规定进口木材为违法行为,非法采伐的木材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并加工在澳大利亚非法采伐的木材,非法采伐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导致森林退化、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可持续生计并加剧全球碳排放。该法案通过确保在澳大利亚购买和销售合法采伐的木材产品,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经济竞争环境,并使消费者和企业对他们购买的木材产品的合法性有更大的确定性。
(7)《澳大利亚人工林:2020规划》
人工林2020规划是指在澳大利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与人工林木材种植和加工行业之间,由林业、渔业和水产养殖部长理事会于1997年发起的,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订,旨在通过鼓励澳大利亚种植园产业规模的持续增长来提高地区财富创造和国际竞争力。
七、林业科研机构
1、澳大利亚科学与产业研究机构
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负责科学研究的机构,总部设在堪培拉,在澳大利亚和法国拥有50多个站点。该机构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科学研究始于104年前。科学和工业咨询委员会成立于1916年,但由于资金不足而受到阻碍。1926年,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的成立,加强了国家科学领导地位,增加了研究经费,使研究工作得到了振兴。之后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在1949年更名为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在森林研究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主要研究林木生长,森林健康及对环境的反应,以及了解和管理风险比如野火、虫害、疾病和气候变化。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的研究时间和空间范围都很广,从组织到树叶、树木、森林、地貌,从几年到几十年都有涉猎。
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把林木生长和碳捕捉方面的知识应用到各种由小组研发和管理的模式中,尤其是3-PG2和Cabala。3-PG2和Cabala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用于改善人工林管理。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还拥有一些参与了澳大利亚政府的FullCAM模式开发的专家,FullCAM在全国范围内被采用,主要用于碳核算。目前研究人员还在开发新一代的用于提高森林防火和灭火能力的林火蔓延模式。
2、澳大利亚林业研究所
澳大利亚林业研究所于1935年成立,是一家非盈利机构,一共拥有1100多名成员,工作涉及澳大利亚森林管理和保护的各个领域,其成员来自政府部门和企业,从事林业、自然保护、资源和土地管理、研究、行政和教育等方面工作。
自1936年以来,澳大利亚林业研究所一直在发行一份同行评监期刊《澳洲林业》,其办公室在澳大利亚的各个州和首都圈都有分布。
3、林业合作研究中心
林业合作研究中心于2005-2013年间运营,之后成为塔斯马尼亚大学的澳大利亚未来林业中心。林业合作研究中心在全国有31个合作方,设有多处办公室。主要任务是通过科研、教育、沟通及合作来支持澳大利亚可持续的林业发展。其研究成果在澳大利亚林业转型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段时期内,澳大利亚人工林面积翻倍,达到200万公顷。
林业合作研究中心的研究主要有四个项目:管理监控林木生长和健康、高经济价值木材、伐木和操作、以及地貌与林木。一些重要创新如下:移动近红外线(NIR)扫描仪,可以低廉成本精确预测林木内部材性并以此推断林木经济价值;FastTRUCK软件系统,用于优化林间运输和木材生产操作;一份用于选择车载电脑系统的指南,帮助提高机器伐木效率;成立了一个林业虫害控制小组,主要工作是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分享。
八、林业教育体系
1、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院Fenner环境与社会学系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坐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澳大利亚唯一由联邦国会专门单独立法而创立的大学,世界大学排名中连续15年蝉联第一,2019年世界排名29,Fenner环境与社会学系是一个让各种思想交融碰撞的平台,学生可以探索不同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结合自然和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来了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挑战。本系设有一个和林业相关的本科专业:科学(森林科学)。
2、墨尔本大学生态系统与森林科学院
墨尔本大学始建于1853年,是澳洲六所砂岩学府之一,2019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澳洲第2,世界第39位,一共有7个校区,每个校区分布不同院系,生态系统与森林科学院坐落于Burnley校区,是全国领先的研究机构和学院,致力于研究与森林和其它生态系统相关的生态进程、可持续土地管理、以及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围包含了从自然到高度城市化的所有环境,同时设有与森林相关的多个专业,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为学生提供能引导全世界森林与自然资源管理企业发展的知识、技能教学及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将了解气候变化科学、水资源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发展在领域内进行重要实验工作的能力。通过墨尔本大学森林生态系统科学硕士项目的专业学习,学生能够从与森林、土地、消防机关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体验中受益,并且可以分享广泛的当地与国际工作经验以及与学者、学生的接触经历。墨尔本大学森林生态系统科学硕士项目将为学生未来从事森林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职位而助力。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包括森林与环境管理、研究与开发、生态咨询、木材管理与加工、土地保育与野生动物保护、气候变化科学与政策、森林碳投资与核算、澳大利亚及海外援助与发展机构等。
3、南十字星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院
始建于1970年,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环境科学与工程院设有多个本科、硕士学位课程,在环境可持续性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侧重环境规划与管理、生物保护、海洋生物学与生态学、可持续林业、渔业管理以及水土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在校学生:13, 348人 国际学生1477人 本科生:10052人,
参考资料:
[1] 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nd Sciences (ABARES). (2015). Australia’s forests at a glance 2015: with data to 2013-14. 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nd Sciences (ABARES), Canberra, October. CC BY 3.0.
[2] ABARES. (2016). Forests of Australia (2013) v2.0. 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nd Sciences. agriculture.gov.au/abares/forestsaustralia/Pages/Forest-data.aspx.
[3] ABARES. (2017a). Australia’s forests at a glance 2017: with data to 2015-16. 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nd Sciences, Canberra, August. CC BY 3.0.
[4] ABARES. (2017b), Australian forest and wood products statistics, September and December quarters 2016, 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nd Sciences, Canberra, May. CC BY 4.0. ISSN
[5] ABARES. (2013). Australia’s State of the Forests Report 2013 Criterion 1: Conserva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BARES, Canberra, December. CC BY 3.0.
[6] ABARES website. Australian forest profiles.
http://www.agriculture.gov.au/abares/forestsaustralia/profiles/australias-forests.
[7]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CT) government website.
http://www.environment.act.gov.au/environment.
[8] Australi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Services, Toowoomba, Australia. https://www.environment.gov.au/science/abrs/publications/other/numbers-living-species/executive-summary
[9]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BS) website.
http://www.abs.gov.au/websitedbs/D3310114.nsf/home/Home.
[10]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BS). (2010). Year Book Australia, 2009-10 (Introduction). ABS. http://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Lookup/1377B251559BFAE2CA25773700169C24?open.
[11]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NU) website. http://fennerschool.anu.edu.au/about-us/people/academics
[12] Bureau of Rural Scienc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Forestry (2007). Australia’s forests at a glance 2007: with data to 2005-06. 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Forestry, Canberra.
[13] Chapman., A.D. (2009). Numbers of Living Species in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2rd edition), A Report for the Australian Biological Resources Study September 2009. Clancy, T & Howell, C 2013,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the Australian context, ABARES research report 13.2, Canberra, January.
[14]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CSIRO) website. http://www.csiro.au/.
[15]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1995). National Forest Policy Statement.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Water Resources website.
http://www.agriculture.gov.au/forestry/policies/forest-policy-statement.
[16]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Forestry. (2008). Australia’s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Framework of Criteria and Indicators 2008 – Policy Guidelin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Forestry, Canberra.
[17]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Water Resources website. Conservation of Australia’s forests. http://www.agriculture.gov.au/forestry/australias-forests/forest-mgnt/conservation.
[18]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DAF) website. https://www.daf.qld.gov.au/about-us/the-organisation.
[19] Department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Attractions website.
https://www.dpaw.wa.gov.au/.
[20]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nergy website. http://www.environment.gov.au/about-us.
[21]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Land, Water and Planning (DELWP) website. https://www2.delwp.vic.gov.au/.
[22]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DENR) website. https://denr.nt.gov.au/about.
[23] The 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ies, Parks, Water and Environment (DPIPWE). http://dpipwe.tas.gov.au/about-the-department.
[24] The Federal Register of Legislation website
https://www.legislation.gov.au/Search/Regional%20Forest%20Agreements%20Act%202002.
[25] Forestry Corporation website. http://www.forestrycorporation.com.au/about.
[26]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15 (FRA 2015). Country Report, Australia. FAO, Rome, 2014.
[27] Institute of Foresters of Australia (IFA) website. https://www.forestry.org.au/about-ifa.html.
[28] Montreal Pr℃ess Implementation Group for Australia (MIG) and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Steering Committee (NFISC). (2013). Australia’s State of the Forests Report 2013. ABARES, Canberra, December. CC BY 3.0.
[29] National Parks and Wildlife Services (NSW) website. http://www.nationalparks.nsw.gov.au/.
[30] Office of the Chief Economist, Department of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Science of Australia, Australian Government. (2017). Australian Industry Report 2016. WWW.INDUSTRY.GOV.AU/INDUSTRYREPORT.
[31] Primary Industries and Regions SA (PIRSA) website.
http://www.pir.sa.gov.au/top_menu/about_us.
[32] 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 (SCU) website. http://scu.edu.au/environment-science-engineering/index.php/53.
[33]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website. http://ecosystemforest.unimelb.edu.au/study/degr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