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林业信息

斯里兰卡森林管理与林业发展
  一、概述
       斯里兰卡(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旧称锡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位于北纬5°55’- 9°50’与东经79°42’-81°53’;南北长432千米,东西宽224千米,国土面积65,510平方千米。其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半岛相望,为印度洋上的热带岛国。
       斯里兰卡分为9个省和25个县(区),首都为科伦坡。从中世纪开始,科伦坡就是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2017年全国总人口约2,14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10人,湿润地区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干旱地区,人口增长率约为1.0%左右。斯里兰卡是一个多民族的经济体,总人口中僧伽罗族占74.9%,泰米尔族15.4%,摩尔族9.2%,其他0.5%;居民中有70.2%信奉佛教,12.6%信奉印度教,9.7%信奉伊斯兰教,7.4%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1、社会经济

       斯里兰卡是一个中低收入经济体,工业基础薄弱,旅游业是斯里兰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以种植园经济为主,主要作物有茶叶、橡胶、椰子和稻米;工业以农产品和服装加工业为主。
       斯里兰卡自2009年结束了长达30年的内战后,经济开始逐步回暖,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10-2014年期间经济平均增长率为6.7%,近五年的经济增长率在3.6-8.2%之间,其中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其次是制造业为29%和农业为8%。201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065美元,贫困人口比例从2006-2007年度的15.3%下降到6.7%,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降低。

2、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整体形状呈梨形,其中南部是高原,皮杜鲁塔拉格勒山海拔2,524米,为全国最高点;北部和沿海地区为平原,其中北部沿海平原宽阔,南部和西部沿海平原相对狭窄,海拔平均150米左右。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16条,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区,水流湍急,水量丰富。
       斯里兰卡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8℃;沿海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1.3℃,平均最低气温23.8℃;山区平均最高气温26.1℃,平均最低气温16.5℃。全年分为雨季和旱季,年降雨量西南部为2,540毫米至5,080毫米,西北部和东南部则少于1,250毫米;由于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影响,雨季为每年5月至8月和11月至次年2月。

3、自然资源

       斯里兰卡矿藏比较丰富,主要有石墨、宝石、钛铁、锆石、云母等,其中以红宝石、蓝宝石及猫眼最为出名,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兰卡宝石每年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往海外,每年宝石出口值可达5亿美元。此外,斯里兰卡盛产红茶,是世界著名的红茶产地,林业和水力资源也极为丰富。
       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迷人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全国有7处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2018年10月入选“2019十大最佳旅行经济体”榜单,排名第1位。

二、森林资源

1、基本情况

       斯里兰卡的国土面积约为656.1万公顷,森林覆盖面积约30.9%,农业生产用地和永久性牧场占36%,其他类型用地面积32%。根据2010年的森林覆盖率评估,该国的天然林面积为1,951,473公顷,占陆地面积的29.7%,大约有75,000公顷的人工林由柚木、桃花心木、桉树、松树和其他本地物种组成,约占陆地面积的近1.3%左右。此外,橡胶和椰子种植园以及其他农林复合系统,如占地约20%的庭园,并未被作为森林覆盖统计在内。

表 1 森林覆盖率等级划分

森林覆盖率等级 面积(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天然林 稠密林(>40% 郁蔽度) 1,438,275 1,951,473 21.9 29.7
稀疏林(10-40%郁蔽度) 429,484 6.5
红树林 15,670 0.2
热带草原 68,044 1.0
人工林 75,000 1.1
沼泽 3,254 0.1
灌木和草地 342,934 5.3
 

 2 天然林覆盖区域

区域 总土地面积
 (公顷)
稠密林 
(公顷)
开阔地稀疏林
 (公顷)
红树林
(公顷)
草原
(公顷)
森林总面积(公顷) 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安帕拉 441,500 115,782 31,744 618 2,965 151,109 34.2
阿奴拉达普勒 717,900 173,387 85,006 - - 258,393 36.0
巴杜勒 286,100 24,522 28,086 - 16,240 68,848 24.1
巴提卡洛阿 285,400 23,436 24,960 2,071 - 50,467 17.7
科伦坡 69,900 1,736 276 - - 2,012 2.9
加勒 165,200 19,466 1,438 406 - 21,310 12.9
加姆珀哈 138,700 340 1,257 634 - 2,231 1.6
汉班托塔 260,900 32,290 24,912 692 - 57,894 22.2
贾夫纳 102,500 1,383 959 2,505 - 4,847 4.7
卡卢特勒 159,800 15,752 1,760 75 - 17,587 11.0
康堤 194,000 28,022 9,413 - - 37,435 19.3
加勒 169,300 12,872 2,576 - - 15,448 9.1
基利诺奇 127,900 31,292 4,883 1,885 - 38,060 29.8
库鲁内格勒 481,600 7,873 13,845 - - 21,718 4.5
马纳尔湾 199,600 106,958 17,799 1,351 - 126,108 63.2
马特莱 199,300 60,711 11,797 - - 72,508 36.4
马塔拉 128,300 19,259 696 39 - 19,994 15.6
内勒加腊 563,900 141,329 37,828 - 45,535 224,692 39.8
木拉提 261,700 155,403 14,978 1,041 - 171,422 65.5
努沃勒埃利耶 174,100 40,026 5,722 - - 45,748 26.3
波隆纳鲁沃 329,300 97,491 37,310 - - 134,801 40.9
普特拉姆 307,200 58,283 23,937 1,958 - 84,178 27.4
拉特纳普勒 327,500 58,317 13,548 - 3,304 75,169 23.0
亭可马里 272,700 107,960 16,319 2,395 - 126,674 46.5
瓦武尼亚 196,700 104,385 18,435 - - 122,820 62.4
总计 6,561,000 1,438,275 429,484 15,670 68,044 1,951,473 29.7

2、森林类型

       斯里兰卡森林类型划分为低地雨林、湿润季风森林、干旱季风森林、山地森林与半山地森林、河岸干旱林、红树林、草原灌丛林、开阔地稀疏林等几种。其中天然林可分为低地中型叶常绿龙脑香林、低地中型叶常绿混交雨林、低地龙脑香雨林、低地山区常绿雨林混交林、高地山区小叶常绿雨林、高地山区小叶常绿雨林混交林、低地半落叶林与低地半落叶刺灌木林八种类型。
 

表3 森林类型

森林类型 面积 (公顷) 百分比 (%)
低地雨林 123,302 1.9
湿润季风森林 117,885 1.8
干旱季风森林 1,121,392 17.1
山地森林 44,758 0.7
半山地森林 28,513 0.4
河岸干旱林 2,425 0.0
红树林 15,670 0.2
草原灌丛林 68,044 1.0
开阔地稀疏林 429,484 6.5
总计 1,951,473 29.7

3、林地权属

       斯里兰卡几乎所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都属政府所有,由政府林业部门和野生生物保护部门具体管辖,两个部门所管辖的林地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7.6%和12.4%。此外,有一类面积分别小于200公顷(干旱区)或20公顷(潮湿区)的小块林区被称为其它国有林,则由地方当局管理,如马哈威利地方管理的小块林区。
(1)国有林
       林业部门管理的森林大约占森林总面积60%,包括2个遗产地、荒野保护区、森林保护区;其余40%左右的森林依据《动植物保护条例》由野生生物保护部门负责管理,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生物庇护区、特殊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走廊带等。
(2)私营人工林或种植园
       私营人工林或种植园指的是由林业部门将一些贫瘠、裸露的林地出租给私营企业主发展的人工林或种植园,土地租赁的合约期为30年。林业部门为此专门制定了指导方针和具体要求,并进行定期监测。合约期内的木材采伐收入90%属于租约持有人,其余的10%属于林业部门。
(3)乡村(社区)人工林
       政府鼓励社区群众通过3年的短期协议参与建立新的林地和再生林,由林业部门提供种苗、技术和资金来支撑乡村(社区)人工林的建设与维持。在人工林幼龄期,农民可以实行农林间作来获得额外收入。三年后,由林业部门接管后期的林地及人工林维护与管理,农户没有林木采伐的权利。

4、森林资源变化

       斯里兰卡曾经是一个森林茂密的经济体,直到20世纪初,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国土面积被天然森林覆盖。但是,人口的迅速增长给斯里兰卡的土地和森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导致森林砍伐严重,成为森林退化的主要根源。据统计,1900年到1992年期间,斯里兰卡人口数量从每平方千米的54人增加到269人,尽管近年来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普遍存在的农村贫困和无地家庭的需求继续对森林造成极大的威胁。人们除了过度采伐天然林获取木材外,还将大面积的天然林转变为种植园(咖啡、茶叶、橡胶、椰子等)和农地进行农业耕作。
       据统计资料显示,1881年,斯里兰卡的森林覆盖了84%的土地面积;随着商业咖啡和茶园的扩张,1902年,森林覆盖面积下降到71%;1956年森林覆盖率进一步下降到44%,1992年下降到30%左右。到了2000年,斯里兰卡拥有的森林不到该岛面积的23%,人均林地面积减少0.07公顷,随着后期森林保护与人工造林,森林覆盖面积呈显出增长的趋势,2010年斯里兰卡天然森林覆盖面积达19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9%,2015年森林覆盖面积为1,951,472公顷。斯里兰卡森林覆盖率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地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生计,为此,政府及各界人士开始为恢复森林而努力。
       斯里兰卡的大规模人工造林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府和社会各界已普遍认识到森林恢复和保护的重要性,由此实施了各种林业发展项目,以解决滥伐森林和森林退化的问题。此外,一些相关的国际组织和机构也为斯里兰卡的森林恢复与管理积极提供了必要技术与资金援助,如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社区林业项目,世界银行资助的森林资源开发项目,世界银行、英国国际发展署资助的林业发展项目,英国国际发展署资助的参与式森林管理项目、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江河流域管理项目,全球环境基金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的保护独特生物多样性为目的的斯里兰卡西南部雨林保护项目,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森林资源管理部门项目,以及由澳大利亚援助的“斯里兰卡-澳大利亚自然资源管理项目(2003-2009)”和“斯里兰卡社区林业计划(2012-2015)”等。
       截止20世纪90年代末期,斯里兰卡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35,052公顷,其中约有8.7万公顷由林业部门完成,主要种植的树种包括柚木、桉树(巨桉)、松树(加勒比松树)和桃花心木等。至2015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96,250公顷,主要由柚木、桉树、松树、金合欢和红木类树种组成。

三、生物多样性

1.全球意义

       由于气候和地形的独特性,斯里兰卡成为了亚洲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经济体之一。岛内的森林、湿地、海岸、海洋和农业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态系统类型非常复杂,生物物种和基因极为丰富。动、植物类群中高比例特有种和孑遗种的数量对全球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特别补充的作用,在地球的地质演化史里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斯里兰卡国土面积很小,但该地区却是亚洲单位面积内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开花植物物种数量最富有的地区,单位面积的鸟类密度仅次于马来西亚。当前,国际社会已充分认识到斯里兰卡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以及它所面临的巨大威胁,并将斯里兰卡和印度高止山脉的西部列入了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斯里兰卡的西南部潮湿地区是动、植物特有种群极为丰富的区域,其中很多种类因受到各种威胁而濒临灭绝,导致该区域成为了“热点中的热点”。

2、生态系统多样性

       斯里兰卡分布有从湿润地区的低地、亚山地和山地雨林,中间过度地带的湿润常绿森林,干旱地区的干旱常绿混交林以及荆棘灌丛等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这些丰富的森林类型涵盖了斯里兰卡生物多样性的极大多数物种和种群,整个岛屿可划分为15个不同植物区系。 
       此外,全岛还包括干旱地区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不同类型的草地生态系统、海岸及海洋生态系统、内陆潮湿区域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来自中央山脉的多条河流和无数的灌溉水库、池塘,这些区域共同为成千上万的动植物物种提供了栖息地。

 4 斯里兰卡的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类型 面积 (公顷)
1、森林和相关的生态系统
热带潮湿低地常绿森林(包括低地和中海拔热带雨林)
次山地热带森林
山地热带森林
热带湿润季风林
热带干燥季风(混合常绿)森林
河岸干林区
草地(山地湿润与干旱草场,热带稀疏灌丛等) 
 
123,302
28,513
44,758
117,885
1,121,392
2,425
68,04
2、内陆湿地生态系统
洪泛区
沼泽
静水域(贮水池、水库和池塘)
湿地
湿地草原
整体水体
 
 
NA
NA
169,941
NA   
12,500
488,181
3、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
红树林
盐碱滩
沙丘和海滩
滩涂
海草床
泻湖和河口
珊瑚礁
 
15,670
23,800
19,394
9,754
NA
158,017
68,000
4、农业生态系统
水稻田
果园
小作物或其他田间作物(豆类,芝麻等)
蔬菜种植(不包括根和块茎作物)
作物种植园(主要出口作物)
家庭菜园(栽培,包括家庭菜园里的水果栽培)
混农林作业(刀耕火种)
 
845,444
135,567           
146,544.69
89,980
703,682
106,232
1,684,165

3、物种多样性

(1)动植物

       斯里兰卡记录了来自214个科和1,522个属的3,771种被子植物,2种裸子植物,336种蕨类植物。被子植物种类中约有四分之一为地方特有种,具有地方特有种比例高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斯里兰卡湿润地区热带雨林占主导地位植物区系成分中,有58种龙脑香科树种都是地方特有种,其中有锡兰香属植物26种。
       斯里兰卡已记录677种本土脊椎动物(不包括海洋生物),其中有42%为地方特有种,另外还有262种候鸟。脊椎动物特有种比例最高的为两栖动物(85%)、淡水鱼(54%)和爬行动物(50%)。
斯里兰卡红色名录(2012年)记录了主要的植物和动物类群(表5),由于缺乏准确的数据资料统计,有的分类群被排除在名录之外。

表5 斯里兰卡红色名录记录的动植物类群物种数

分类 物种数 特有种
被子植物 3,154 894
裸子植物 2 0
蕨类植物 336 49
软珊瑚 35 -
硬珊瑚 208 -
蜘蛛 501 257
蜈蚣 19 -
海洋甲壳动物 742 -
淡水蟹 51 50
蜻蜓 118 47
蚂蚁 205 33
蜜蜂 130 -
蝴蝶 245 26
叶蝉 257 -
蜣螂 103 21
双壳类 287 -
腹足类 469  
陆生贝类 253 205
棘皮动物 190  
海洋鱼类 1,377  
淡水鱼 91 50
两栖动物 111 95
爬行动物 209 125
留鸟 237 27
哺乳动物 124 21
 
来源:斯里兰卡2012红色名录

(2)濒危物种

       在2008年IUCN发布的全球濒危物种名单中,斯里兰卡发现了534种,其中无脊椎动物119种,植物280种。在斯里兰卡2012年颁布的红色名录(表2)中,记录了脊椎动物345种(占脊椎动物总数的46%),其中的有68%的脊椎动物为地方特有种和受到威胁种,122种内陆脊椎动物被评估为极度濒危。被子植物中有1385种(占总数的44%)列入了红色名录,其中的42%为特有种和受威胁种,有177种为濒临灭绝。

(3)其他

a) 有花植物多样性
       斯里兰卡记录有花植物4,143种,分属1,522个属和214个科。其中,乡土物种占47.5%,特有种占27.5%,外来栽培种和外来驯化物种分别占17%和8%(表6)。

表6 斯里兰卡有花植物

乡土种 特有种 外来栽培的物种 外来驯化物种
47.5% 27.5% 17% 8%
 
       值得一提的是,龙脑香科、猪笼草科和杯轴花科有花植物种类中有超过90%以上为特有种;野牡丹科,金丝桃科约80% - 90%为特有种;樟科、漆树科、天南星科木棉科、五桠果科和苦苣苔有约70% - 80%的特有种;棕榈科和柿树科的特有种比例约为60 - 70%。
b) 特有种多样性
       斯里兰卡各种复杂的生态系统类型中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至今仍然有许多物种尚未被发现和记录。在两千万年以前的中新世纪,斯里兰卡从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印度半岛分离,因此在内陆陆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物种中,特有物种和孑遗物种比例极高,成为了一个地方特有物种显著分布中心。全国3,154种乡土被子植物中有28%为斯里兰卡特有,分别属于186个科的14个特有属。
       本土脊椎动物的特有种比例也极高,约占42%左右(不包括候鸟类),其中尤以两栖动物、淡水鱼和爬行动物的特有种比例最高。由于地理和地质环境的关系,很多特有物种被隔离在中部山区。低等植物类群虽然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但已有研究也揭示了其存在极高的多样性和特有现象;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类群还没有被完全调查过,但是蝴蝶、蜻蜓、蜜蜂、蜘蛛和陆地蜗牛的多样性程度极高。

表7 特有种多样性

物种类群 物种数量 特有物种数量 特有种比例(%)
蜗牛 253 205 81
蜻蜓 118 47 39.5
蜜蜂 130 NA --
蚂蚁 194 33 17
甲虫 525 NA --
蝴蝶 245 26 10.6
蜘蛛 510 257 51
淡水蟹 51 50 98
淡水鱼; 91 50 54.9
两栖动物 111 95 85.6
爬行动物 211 124 58.8
鸟类(包括迁徙鸟) 453 27 11.3
哺乳动物 95 21 22.1
被子植物 3,154 894 28.3
蕨类植物 336 49 14.6
苔藓 560 63 11.3
苔类 222 -- --
地衣 661 -- --
 

四、自然保护地

       斯里兰卡在自然保护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该国是亚洲自然保护地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境内受保护的森林面积为1,846,000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8.5%。几乎所有森林覆盖区域都成为了类型不同的保护地,分别由林业部门和野生生物保护部门管理,其中林业部门管理的保护区面积为106.4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1%;野生生物保护部门管理的保护区面积为78.2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2.4%。斯里兰卡的各类保护地共包括国家公园24个,植物园、植物园各4个。

表8 保护地类型及面积

序号 类型 面积(公顷) 权属
1 特别自然保护区 31,574 野生生物保护局
2 国家公园(陆地) 685,979
3 国家公园(海洋) 19,563
4 自然保护区 65,485
5 动植物避难区 262,911
6 丛林走廊带 8,777
7 生态公益林 134,307 林业局
8 保留林 1,092,700
 
来源:National Biodiversity Strategic Action Plan 2016-2022

五、林业产业发展

       斯里兰卡是一个林业丰富的发展中经济体,木材生产和木材加工业是该国代世代相传的传统产业,具有很高的市场发展潜力。1948年斯里兰卡独立后,政府一直强调将林木采伐与木材生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但是,随着不断增加的人口对木材持续的需求,导致了森林覆盖面积迅速减少。
       根据斯里兰卡林业局的官方统计,林业生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4%(2013年),但这些统计数据未包括市场外的各种锯木、薪材和非木质林产品生产率,官方的统计数据严重低估了林业生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实际的贡献要大得多。根据林业部门总体规划(1996年)的保守估计,斯里兰卡林业生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应该达到为6%。

表9 林业产值统计(单位:美元)

年份 生产总值 林产品
2009 15,959,263.63 木材类
69,282.85 林脂类(松香)
2010 11,762,959.98 木材类
45,772.89 林脂类(松香等)
2011 8,772,103.87 木材类
60,698.64 林脂类(松香等)
2012 11,240,860.19 木材类
67,747.50 林脂类(松香等)
2013 11,942,014.29 木材类
70,908.66 林脂类(松香等)
2014 10,423,015.18 木材类
77,274.38 林脂类(松香等)
2015 10,895,355.79 木材类
76,508.09 林脂类(松香等)
 
来源:斯里兰卡林业局
      随着全球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注,斯里兰卡政府于1990年颁布了天然林禁伐令,将天然林作为自然保护区,增加了国内保护地的面积;此外,在木材生产和产品加工方面也开展了标准化的木材认证。天然林禁伐令颁布后,尽管国内木材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木材的主要来源已转变为农户庭园、橡胶、椰子和棕榈等人工种植园等非天然林资源,从天然林中采伐的木材已下降到一个几乎可以忽略的水平,如1993年来源于天然林的木材已降到了5,000立方米。今后,这些私营性质的农户庭园和人工种植园所提供的木材供应量随着木材需求的不断增长还会进一步增加。

表10 天然林禁伐令颁布前后的木材来源

木材来源 1985年 1993年
产量/万立方米 百分比/% 产量/万立方米 百分比/%
天然林 42.5 44.3 0.5 0.4
人工林 8.0 8.3 4.7 3.7
农户庭院 26.0 27.0 5.50 43.4
橡胶园 12.0 12.5 2.30 18.1
椰子/棕榈园 7.5 7.8 1.50 11.8
其他 -   2.86 22.6
总计 96.0 100 126.8 100
 
      斯里兰卡国内工业用木材原料(原木)主产于国内,主要树种为柚木和松树类。比如,2009年国内工业用材原料约60万立方米,其中有近40万立方米的木材来源于各类人工种植园,其余20.5万立方米是通过间伐生产的木材。 
      在农林产品进出口方面,过去一直是农业产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木材和木材产品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也是斯里兰卡出口贸易的一部分。木材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以薪柴、树皮杂料、木质门窗及建筑板材为主,但进口木材量远远高于出口量,主要是锯材的进口。近年来,斯里兰卡的木材产品出口量有一定幅度降低,进口量增加,但数据不详。

表11 木材进出口信息

年代 木材类别 出口 进口
数量
(立方米/吨)
价值 (美元) 数量
(立方米/吨)
价值 (美元)
2007 薪材、锯屑 5,563/ 3,616 101,706,388 6.5/4 94,551
树皮杂料  1,597/1,038 68,732,698 2,140/84,996 84,996,048
木杆、木柄用材  20/13 143,302 0.45/294 73,633
铁路浸渍枕木 28/18 886,284    
锯材切片 630/410 26,470,508 103,988/67,592 2,311,358,648
镶木地板条       655/425 24,694,733
高密度胶合板 80/52 36,433,812 162/105 35,356,364
木质门窗及建筑板材 1,077/700 166,084,149 947/615 162,714,970
合计
    2,534,124,715
400,457,141   2,534,124,715
2016 上述类别木材产品 200,000 - - -
 

六、林业管理体制

1、林业政策

       斯里兰卡最早的林业政策为1907年颁布的《森林条例》,该条例是斯里兰卡一直以来制定森林资源和植物保护政策、法律的依据。条例规定政府林业部门拥有管理森林保护区和保护森林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保护国有土地上其他森林类型的内容。为满足林业发展的具体需要,该条例经多次修订,最新的为1995年修订版。
       1995年修订的林业政策提出要严格保护好现有天然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土壤和水资源,以造福于子孙后代。该政策规定所有森林类型都要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以维护重要生态系统存续,确保森林产品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流动;同时强调要尊重生活在森林地区及其邻近地区人民的传统权利、文化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并对保护区的合作管理和利益分享了充分的规定。
       林业政策包括三个主要目标,分别为:为子孙后代保护好森林资源,特别需加强对生物多样性、土壤、水资源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宗教和美学价值的保护。增加森林的覆盖率和生产力,以满足目前和未来对森林产品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加强林业对农村社区生计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满足家庭和市场对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的需求,注重在经济发展中的公平性。
       林业政策提出要维护好现有森林覆盖面积并强调增加林木覆盖面积的重要性;需进一步发挥农户家庭庭园和其他混农林系统、非林地种植的林木在供应木材、生物能源和非木材林产品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仅靠政府和主要林业管理机构是不能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好森林资源的,需要建立与公众、社区、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到森林恢复、保护与管理的林业发展活动之中。此外,斯里兰卡政府还制定了一项行动目标,即利用可行有效的方式开展退化林地的恢复,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土地总面积的32%。

2、主要法规和条例

       斯里兰卡过去有关森林保护和保护区管理的规章、条例执行性较为薄弱,导致森林资源滥伐和林地退化十分严重。为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政府先后修订和颁布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影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规和条例。
(1)林业政策(1995年)
       上文已提及,林业政策为保护现有的天然林资源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土壤和水资源,同时增加木材生产和农村社区的收入;从保护与非开采利用、多用途森林管理、木材的可持续生产、社区参与的森林管理四个方面重新分类林业部门的森林管理职能。
(2)野生动物政策(2000年)
       该政策重申了政府通过促进自然保护、维持生态进程和生物系统、遗传多样性管理及其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公平效益分享来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承诺,着重强调社区公众参与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3)动植物保护法案(修订于2009年)
       该法案来源于1937年制定的“动植物保护条例”,后历经多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于2009年。该法案为保护斯里兰卡国内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境而制定,授予野生生物保护部对保护区和区内的动植物具有管辖权。 
(4)森林保护法案(修订于2009年)
       该法案来源于1907年制定的“森林保护条例”,后经多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于2009年。法案的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和森林资源中的物种。
(5)遗产及荒野地法案(1988年)
       目的在于保护列入全球和遗产名录的自然、文化和历史遗产,以及一些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其它还有一些相关的涉及森林的条例,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土地安置条例;土壤保护条例;木材产业条例等等。

3、林业管理机构

       斯里兰卡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机构为林业局和野生生物保护局,直属于政府内阁组成的马哈威利发展与环境部,部长通常由总统兼任。
(1)林业局
       斯里兰卡林业局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对森林和林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木材和森林产品需求,为提升人民福祉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环境生态服务。林业局内设有造林和森林管理、环境保护和管理、社会林业和推广、森林保护和执法、林业研究和教育、规划和监测、森林清查与监测等业务部门,并在相关的省、区设有直属的5个区域林业办公室、23个区级林业办公室和86个林业站,在职人员3,100多人。
(2)野生动植物保护局
       斯里兰卡野生动植物保护局的主要职能是通过与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应用专业的管理手段来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和栖息地,如对热带丛林走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特别自然保护区、自然遗产地、植物园和动物救护所等的保护与管理。

林业科研机构

       斯里兰卡在库鲁内格勒和巴杜勒设有两个林业研究中心,直接隶属于林业局,在林业局局长的监管下由具有林学专业背景分管林业研究的副局长直接领导。库鲁内格勒林业研究中心中心主要致力于干旱区域和中、低海拔潮湿地区的林业发展研究;巴杜勒林业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高海拔区域的人工造林、森林经理、退化天然林修复、社区林业、森林恢复的管理等林业研究活动。此外,斯里兰卡大学和佩勒代尼耶大学的也设有林业科学方面的研究机构,研究方向集中于造林学、社会林业和森林恢复方面的内容。

八、林业教育机构

       斯里兰卡从事林业教育主要是斯里兰卡大学、斯里兰卡林业学院、佩勒代尼耶大学、拉贾拉塔大学和卢哈纳大学。
 
1、斯里兰卡大学
       斯里兰卡大学下设有林业和环境科学系,主要开展林业和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每年招生25人左右,是斯里兰卡林业人才的主要培养来源;自1983年开设以来以来,已有450名学生毕业。
2、斯里兰卡林业学院
       斯里兰卡林业学院隶属于林业局,主要是针对林业部门在职人员开展林业和环境相关学科的课程培训,以增强和提升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能力,几乎所有基层林业部门人员都要接受林业职业的证书或文凭培训。
3、佩勒代尼耶大学
       佩勒代尼耶大学是斯里兰卡的公立大学之一,创建于1942年,下设8个学院,两个研究生学院,73个系。其中,农学院一直在开展与林业相关的课程教学,如经济林果种植与管理、庭园经济以及非木质林产品的利用等等。
       除此之外,一些综合性大学下设的农学院也开设有一些与林业和动植物保护相关的专业与课程。比如,拉加拉塔大学,鲁哈纳大学等。
4、拉贾拉塔大学
       拉贾拉塔大学是斯里兰卡第11所国立大学,于1996年1月成立,成立初期,设有四个学院,即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管理研究学院、农业学院及应用科学学院,于2006年第五学院医学和联合科学学院成立,其中农学院下设农业生物学、农业经济与推广、农业工程、动物科学、植物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土壤科学七个系,植物学系目前开设11门核心课程和21门专业课程,包括农业生物学、生物技术、农学、园艺学、林业、大田作物、种植作物、农业技术等相关学科的课程和研究。
5、卢哈纳大学
       卢哈纳大学是斯里兰卡南部唯一的一所大学,其图书馆也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学术和研究图书馆系统之一,藏书超过20万册。根据1978年9月1日的特别总统令设立,原名为卢哈纳学院,并于1984年升级为一所正式的大学。由农学院、综合健康学院、工程学院、渔业和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院、人文社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科学院和技术学院十个学院组成,其中农业学士学位为期4年,课程以英语授课。
 

参考文献

[1]  Sara Lindstrom, Eskil Mattsson, Nissanka S.P. Forest cover change in Sri Lanka: the role of small cale farmers[J]. Applied Geography,2012,5(34):680-692
[2]  Nimal Gunatilleke, Rohan Pethiyagoda, Savitri Gunatileke. Biodiversity of Sri Lanka[J].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ri Lanka,2017,4:25-61
[3]  Mangala De Zoysa, Makato Inoue. Forest governance and community based forest management in Sri Lank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Forestry,2008,1(1):27-49
[4]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10: Country report – Sri Lanka, FAO Forestry Dep artment, Rome (2010)
[5]  Nimal Gunatilleke. Forest sector in a green economy: a paradigm shift in global trends and national planning in Sri Lanka[J].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ri Lanka,2015,43(2):101-109
[6]  Dunstan Fernando. Economic benefits of Sri Lanka community forestry program[J]. Journal of Ecosystem & Ecography,2017,3(07):2-6
[7]  Ekanayake Mudiyanselage B.P.E., Murindahabi Theodore. Forest policy for sustainability of Sri Lanka’s forest[J]. InternationalJournalof Science, 2017,01 (06):28-33
[8]  Gender Study on SLCFP (2015) Forest Department, Colombo.
[9]  http://lk.chm-cbd.net/?page_id=182
[10]  https://rainforests.mongabay.com/deforestation/archive/Sri_Lanka.htm
[11]  https://www.cbd.int/countries/profile/?country=lk
[12]  https://www.sgs.com/en/agriculture-food/forestry/audits-certification-and-training/fsc-forest-management-certification/forest-management-reports-and-standards/sri-lanka
[13]  http://msdw.gov.lk/home/
[14]  http://www.forestdept.gov.lk/index.php/en/
[15]  https://www.nsdi.gov.lk/department-fo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