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林业信息

日本促进再造林低成本化

《世界林业动态》2015年第36期报道 - 日本《木材情报》2014年12月发表森林综合研究所鹿又秀聪的文章,分析了日本再造林成本和如何削减成本的问题。这是日本为推进农林水产技术会议新农林水产政策,于2009年起实施4年的实用技术开发事业“以柳杉再造林低成本化为目的开发育林成本预测手段及适地诊断系统”项目的研究成果。

在日本,由于低廉的木材价格及高额的再造林成本等主要原因,拖延采伐及放弃再造林的情况时有发生。林地及山上立木价格特点是,柳杉山上立木价格2013年为2 465日元/m3,这是10年前2003年立木价格(4 801日元/m3)的约1/2,是20年前1993年(12 874日元/m3)的约1/5。假设每公顷可产原木400 m3,这时森林所有者只能收入100万日元,那么,再造林费用需要多少呢?

一、从数据看再造林成本现状

根据2008年度林业统计调查,柳杉不同林龄单位面积林业经营费用如表1所示。根据这一调查,从栽植到50年生的林业经营费用约为231万日元/hm2,其中156万日元(占全部费用68%)是造林初期最初10年里的费用。             

      表1 日本柳杉林每公顷林业经营成本(万日元)

                                                                                                                                                                                                                                                                                                                                                                                                                                                                                                                                                                                                                                                                      

     林龄          工时费          种苗费          其他          合计          1          37.1          25.8          12.6          75.5          2          14.5          0.2          16.0          30.7          3          1.8          0          3.2          5.0          4          3.2          0.1          3.4          6.7          5          6.1          0          2.3          8.5          6~10          14.0          0          15.6          29.6          11~15          3.9          0          15.9          19.8          16~20          7.8          0          5.7          13.6          21~25          8.3          0          4.4          12.7          26~30          2.7          0          4.4          7.1          31~35          1.2          0          3.8          5.0          36~40          1.9          0          5.7          7.6          41~45          0.7          0          4.2          4.9          46~50          0.8          0          3.8          4.6          合计          104.0          26.1          100.9          231.0     

来源:日本平成20年度林業経営統計調査    

根据日本各县网站公开信息计算的从栽植到割灌的标准单价:柳杉每公顷栽植2 500株,在6年生之前每年进行割灌,不含消费税等,总费用从138万日元(宫崎)到183万日元(秋田)不等。对决定标准单价时的累积计算依据进行了调查,工时费及苗木价格是导致标准单价差距的主要原因。关于具体数据,因情况不同难以统计,但苗木价格为柳杉扦插苗60~120日元/株,实生苗60~140日元/株,每人每日工时费为1.2万~1.8万日元。

仅从林业经营统计调查及造林补助的标准单价来看,再造林费用约为150万日元/hm2。如果对造林的补助金是68%,那么森林所有者的负担约为50万日元/hm2。按现柳杉立木价格,皆伐收入为100万日元/hm2左右,开展再造林时林主手头剩余50万日元/hm2。可见,抚育50年以上得到的森林收入是很少的。

二、削减再造林成本

近年来,通过将采伐作业使用的林业机械应用于造林作业,谋求削减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的“传统作业体系”以国有林为中心正在扩展。如果考虑木材生产的循环,当然皆伐和再造林要连续进行。以前的传统作业体系没有得到充分实施是因为采伐作业者和再造林作业者很少合作以及没有全年均可栽植的容器苗。在此,介绍一下常见的传统作业体系。

再造林从整地开始。所谓整地,就是清理妨碍植苗的树枝及低木等的作业,因皆伐时林分状态及采运作业的方法,整地作业量有很大变动。为尽量减少人工作业,常见的方法是“全木集材”、“使用造材机载道边造材”、“用Grapple去除枝条”。

接下来是植苗。以前一直是开春栽植,也有的地区是秋天栽植。采伐是全年进行,所以要使传统作业体系贯穿全年,就必须推动全年开展栽植作业。截至现在,从成活率和栽植效率这2点看,容器苗栽植是传统作业体系的主流。但是,容器苗与通常的裸根苗(实生苗)相比有一定重量,因此要避免人工运输。因此,原木集材运输使用的福沃达及集采索道被用于苗木的运输。但是,在通常的采伐现场,大型机械完成采运作业后转移到其他采伐现场,所以要进行传统作业,必须和采伐业者和造林业者合作。

割灌约占造林初期成本的一半。林业最重的劳动就是割灌作业。通常,割灌在种植后5~6年期间每年进行,在下层植被多的地区,每年割灌2次。割灌次数如能减少,不仅能减少成本,也能期待作业的省力化效果。关于省略割灌时柳杉的生长,对7年内无割灌,杂灌草与常绿树和落叶树呈补丁状混交的林分进行了调查。这项研究指出,从柳杉和杂灌草的竞争关系判断,如果藤蔓植物不繁茂,以往进行的5~6年间的清理割灌完全可以减少几次,那时是否要割灌的判断是,柳杉树梢没有覆盖杂草灌木以及即使覆盖了也持续不到2年以上的就不需要割灌,这是很重要的。而且,根据割灌时间改变后柳杉的生长过程的计算机预测模型,植栽后5~6年里每年实施以往的割灌,是不使柳杉生长降低的十分必要的抚育方法,割灌次数约是以往的一半即隔年割灌,预测可使10年生时柳杉的树高降低20%左右。根据这些研究可以认为,树木的生长高度略有降低但以削减成本优先时,割灌的隔年实施也是选择之一。针对割灌省力化问题,也研究了大苗栽植。大苗通常比普通苗木售价高,植栽效率也降低了,因此即使实现了割灌省力化,却未必能降低再造林成本,但根据林地状况也会有其优点。             

   表2 一定条件下再造林成本测算

                                                                                                                                                             

     栽植株数          2     500株/hm2          工时费          1     4000日元/人日          苗木价格          普通苗:75日元/株          容器苗:120日元/株          大 苗:150日元/株          割灌次数          传统型:5次          容器苗:3次          大 苗:2次     

    

鉴于以上情况,基于传统作业体系及割灌省力化,对再造林成本可削减多少进行了测算,测算条件如表2所示。苗木价格定为普通苗75日元/株,容器苗120日元/株,大苗150日元/株。关于容器苗及大苗,从现状看定价较低,但如果将来需求增长,完全可以按这个价格上市。关于割灌次数,以隔年为基础容器苗为3次,大苗比往常减少1次,为2次。而且,隔年割灌比通常情况下下层植被要多,因此设定劳动力增加2成。测算结果为,与传统型作业成本约140万日元相比,利用容器苗的低成本作业可将成本减少至约90万日元,减少约35%。大苗作业的成本也减少了约15%。

三、今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以上阐述了再造林的低成本化问题,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最初必须考虑的是鹿害问题。此次的测算不包含鹿对策费用,但如果由森林所有者支付将是很大负担。尤其是在多雪地带或陡坡地区,使用鹿网有困难的地方很多,这也是放弃再造林的重要原因。

鹿害不仅危害幼苗还啃食树皮,唯一根本的办法就是控制数量。对整个林业生产现场而言是这样,但也使苗木生产出现了劳动力不足。根据研究,现在,为掌握苗木供应实情对于除了冲绳以外的46个都道府县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在以森林组合为首的山林现场,绿色雇佣政策取得了效果,促进了年轻人从事林业,但是苗木生产业者后继不足和高龄化发展很快。有些地区苗木生产者的平均年龄为75岁,还有的县几乎不生产苗木而依赖其他县供应。对苗木生产者至今几乎没有补助及融资的制度,培养接班人对策也不充分。今后,要像容器苗生产那样,在推进需要初期投资的事业时给予充分考虑。

最后,苗木供应问题。近年九州地方由于各地建设大型锯材厂,原木需求增加,供应量随之增多。推测,皆伐面积必然增大,再造林所需苗木随之增多。为推进再造林,稳定的苗木供应不可缺少,为此锯材厂、木材生产企业、造林业者、苗木生产者等的信息交流很重要。